郑州以网格化推进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到乡村社区

2014-03-20 15:03 来源:人民日报

  春光明媚,万物复苏。走在郑州的广场和公园,你会发现陪主人遛弯的爱犬,多数已被狗链牵住,脖上还挂着一个“身份证”。全市像这样接受检疫的犬只已达33133只。这背后是3个多月时间、覆盖113万户的“地毯式”排查。

  除了规范养犬问题基本解决,一系列民生“疑难杂症”也在郑州取得重大突破:

  830个老旧小区、无主管楼院改造全部完成;“黑作坊”难觅踪迹,偌大郑州去年没有出现一起食品安全事故;去年共上报违章建筑340万平方米,是两年前的近20倍,拆除过程没有发生大的信访事件……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4万多“网格员”、无数网格协管群众的辛劳。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1.9万个小网格组成的大网,铺在郑州城乡每一寸土地。郑州的网格化,不是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等工作“单兵突进”,也不是方方面面工作的“遍地开花”,而是将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三项基础性、根本性、底线性的政府职责,融入网格,落到人头,切实打破条块分割,构建“下级”联动“上级”新机制,破解“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难题。

  打破管理条块分割

  试解“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难题

  郑州的第一个网格,始“画”于金水区经八路街道办事处。这是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解剖的一只“麻雀”。2012年初,他每周末都骑自行车到大街小巷去转悠、听民意。

  市委书记督阵,仅仅一个月时间,经八路办事处普查出非法生产9家、非法经营843家、非法建设1114处。该办事处地处省会核心地区,各项管理还相对规范,其他地区呢?

  曾有一段时间,郑州“黑职介”“黑网吧”“黑诊所”此伏彼起,“毒沙琪玛”“毒竹笋”“黑作坊”不断曝光。非法建设更是屡禁不止,2011年新发现1068起,立案查处280起,2012年一季度立案61起,转办集体土地非法建设4281起。

  “没有一座非法建筑是一天盖起的,没有一家非法经营生产企业是一天建起的。”郑州市领导深入调研后反思:出现这么多问题,不能一味批评办事处和社区,也不能一味埋怨上级执法部门,这是运行机制出了问题。

  社区有发现问题的条件,却没有处置的权力。居民向社区反映问题,只能由街道办逐级找有关部门协调才能解决。经八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叶齐科坦言,他们除了城管上有一个下派的执法中队有执法权外,其它执法权都在区里和市里,可谓“看得见的管不了”。

  上级执法部门力量不足,不能全覆盖。以金水分局柳林工商为例,辖区内监管人员只有10名,经营主体却有2万多,全部巡查一遍就需要三四个月。郑州市工商局局长岳希忠说,“1∶2000”的后果就是,很多违法经营行为难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发现了也难以在第一时间查处,可谓“管得了的看不见”。

  打破政府管理条块分割,实现郑州每一寸土地都有人管,有人负责。2012年4月起,郑州开始建立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的长效机制。以乡(镇)办为一级网格,以社区(村)为二级网格,以街区(村组)为三级网格。同时将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自治纳入网格,建立以人、地、物、情、事、组织为核心的基础信息数据库,把每一个网格作为社会管理服务的基本单元,形成“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管理体系。

  推动干部作风转变

  由“坐等派活”转为主动“种好责任田”

  “以前主要在办公室坐等问题,现在他们主动下来找问题。”网格化实施后,老百姓反映身边可见的干部多了,作风变实了。

  “作风不是空的,是通过帮群众解决具体问题来体现的。”郑州市市长马懿认为,政府日常管理中很多干部作风不深入,一部分是对自己职责认识不清造成的。通过网格化推进工作后,干部知道自己该干啥,由坐等“派活”,向主动“找活”转变。

  一辆自行车,一本记录本,一部单位配发的手机。这就是经八路办事处网格长李伟民的随身“三件宝”。再带上一个热水壶,他每天走街入户。一次冒雨巡查,发现任砦北街3号院一棵榆树压在院内高压线上,临近1500多家居民面临严重危险。李伟民紧急报告,有关部门迅速处置,避免了一起重大险情。

  对这两年的经历,李伟民深有感触。以前在办公室各管一摊,现在到社区各守一方,工商执照得会看,违章建筑得会认,非法经营得会查,只有“十八般武艺”都精通,才能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有了“权力”:解决不了要上报,上级部门得迅速处理,否则要问责。就是在“扫街”查找问题中,他赢得了群众信任。即使晚上11点,也有楼栋长和群众给他打电话反映问题。“网格就是我的责任田,耽误不起。”

  “看好责任田”,成为郑州干部自我加压的一个形象比喻。对“责任田”负有责任的,还有常“蹲办公室”的各级领导。荥阳市质监局副局长刘国贤现在每周都有一天要到他的“责任田”——王村镇研判会商。一次,司村三级网格长发现一处制售油漆的窝点。刘国贤迅速赶赴现场勘查认定,王村镇网格办立即组织质监、公安、安监等7个相关职能部门联合行动,一天时间将100多桶成品油漆异地扣押,处置到位。

  “如果我不下沉到网格里,问题不会确认这么早;如果没有网格各部门通力协作,问题不会解决这么快!”刘国贤感慨不已。

  如今的郑州,市委常委带头蹲点调研。每一个社区(村)都有乡(镇)办的一名副科级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每一个网格都有乡(镇)办的工作人员担任网格长,每一个社区(村)都有对这个辖区业务工作负责的执法部门责任人。全市共下派工作队2399个10080人,“围着基层转、围着群众转、围着问题转”。

  创新工作落实机制

  变“一阵风”“泼水”式为常态化、制度化管理

  千难万难落实难。“一阵风”“泼水式”“运动式”的工作状态,常为百姓诟病。基层干部也有怨言:“上面千根针,下面一个筐”,乡镇、办事处工作千头万绪,“中心工作”繁多,很多情况下只能疲于应付。新机制建立后,“落实”不再停留在口头上,逐步实现了常态化、制度化。

  “郑州市社会管理公共信息平台”是整个系统的指挥中枢,屏幕上滚动的是三级网格上报的各类线索和问题。相关职能部门的处置过程都有完整记录。对于涉及全局性的“疑难杂症”,适时启动重大问题专题研判。

  两个多月前的一天,新密市三级网格长张伟博在走访排查中发现,个别企业向他所在网格的河道中倾倒建筑垃圾。情况上报后,研判会迅即召开,参会者有二、三级网格长,有水利、环保等职能部门的下沉人员,还有分别担任二、三级“副网格长”的村组干部。教育、处罚有关企业之后,就如何进一步规范,初步研究了一套村规民约性的制度,让张伟博大大省心。

  登封市农民吴俊峰没想到自己这个平头百姓也能当“裁判”。去年夏天,因为界河认定不清,吴庄村和一河之隔的新密市平陌镇闹起了矛盾。6月29日,吴俊峰通过村里的网格员,将问题层层上报,一直反映到市级平台。3个多月3个回合的多部门协商,市国土局负责认定了界河范围。10月10日,网格员找吴俊峰征求意见,最终他裁定处理结果为“满意”。签字时,吴俊峰还不敢相信,“这样的纠纷,拖上三五年都有可能。网格化真的实现了咱百姓指挥干部。”

  “‘下级’可以联动‘上级’,群众更能指挥干部。问题一旦进入网格化,将不可逆,必须有人为此负责。如果到期不解决,系统会自动给出警示,以致启动研判程序,给出最终处罚。”郑州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王璋说。

  去年,金水区副区长等10名干部因为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而受到党内警告、告诫谈话等处理,还有两名村干部受到停职处分。源头就是柳林镇新庄村一家“黑作坊”因加工牙签肉被当地媒体曝光。两年来,郑州已对800多名履职不到位的干部给予批评教育、约谈、诫勉谈话等问责。

  制度强化责任心,解决问题常态化。2013年,通过网格化平台,郑州召开联席会议453起,联合执法518次,解决重点、难点问题1547件。

  提高群众自治水平

  人民群众成为网格长的“耳朵”和“眼睛”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人民群众自觉成为各级网格长的“耳朵”和“眼睛”,是郑州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的精髓所在。

  “没有群众的支持,就没有这个大案的破获。”郑州食药局局长李新章清晰记得,去年南流村的两名居民,按照网格员留下的电话举报:郑州高新区一座厂房白天大门紧闭,晚上灯火通明,还能闻到若有若无的中药味。接报后,药监执法人员和公安部门联合出击,查封扣押大量假冒保健食品成品,涉案金额达846万元。

  有了群众的支持,网眼越织越密,逐步从“事后执法”向“源头服务”转变。如今在上街区,不少普通工商户每天都要到网格QQ群里“逛一逛”,交流信息,互通有无,规模最大的群有600多人参与。而郑州很多物业人员、小区保安、保洁都另有一个身份——网格协管员,住户有变动及时掌握,有需求快速上报。数据显示,郑州市工商局开展网格化监管以后,当月由群众举报查处的非法经营案件达642起,比上月增长64%。

  “只有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请群众帮咱来干。”3月初,见到管城区城东路办事处网格长楚征时,她正在帮居民疏通下水管道。正是这种日复一日的付出,让她赢得了居民的信赖。一居民反映楼院卫生长期无人打扫。楚征挨家挨户动员,最终成功召开了历史上首次居民代表楼院会议,大家举手表决居民轮流打扫卫生。新任楼院长郭玉梅高兴地说:“楚征这闺女不赖,俺要好好干,为她减轻点压力!”

  动员群众,创新不断。管城区在多个楼院开展了“星级家庭星级楼院长”评选活动。荥阳市探索“交明白人”的做法,要求每个网格长至少交一位有威望、热心公益事业的明白人。“小事不出社区,大事有人帮扶”,政府管理与群众自治有机支撑,互为衔接。

  两年来,在不改变部门职能设置、不增加人员的前提下,郑州共建立三级网格1.9万多个。4万多名干部下沉到网格履行职能,以党组织为核心,政府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互为支撑的基层治理结构正在形成。

  “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是群众路线制度化的一个初步探索。”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说,目前这项工作还存在重“条”上管理、轻“块”上配合,下沉人员的作用发挥不够、融合不够等问题。郑州市委、市政府将继续把大量资源、服务、管理下放到基层,使得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真正实现“看得见的管得了,管得了的看得见”。

责编:李争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