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声音小哥俩就在窗户边集合,不聚不散。
2月26日,记者在鹤壁福田三区采访中发现了有趣一幕,家住同一栋楼的楼上楼下两个孩子,用一根绳子拴在各家阳台的防盗窗上,想聊天就摇动绳子发“暗号”,俩孩子就到阳台上隔着防盗窗聊天、聊学习、道心声,而这一聊就是两年。记者问:“为什么不直接下楼一起聊天?”孩子回答:“那多浪费时间,还有许多作业要写,这样效率多高呀!”
【现场】一根线相牵,两个孩子隔窗喊话
“说好了啊,听到声音我们就在窗户边集合,不聚不散!”昨天中午放学了,家住同一栋楼的二楼弟弟嘉嘉(化名)对住在一楼的哥哥大伟(化名)说。
他们不是兄弟,是邻居,一个上小学四年级,一个刚上初一。孩子们在平时学习压力都比较大的情况下,每天放学都要见缝插针跑到窗户边聊几句。
11岁的嘉嘉告诉记者,两年前的一天,他写完作业正在家里闲得无聊,忽然听见楼下有个收废品的在叫卖。过了一会儿,一楼的大伟哥哥竟然学起收废品的叫卖起来。他跑到阳台窗户边,喊了一声,两个人就聊起天来。
“你写完作业了?”“写完了,你呢?”“我也写完了,那我们五分钟后出去玩会儿吧?”“好!”这就是两个人第一次隔窗对话。
后来,嘉嘉在小区里捡到了一根废弃电话线,便拿回家分别绑在了两家阳台的防盗窗上,用手一拉,就能听见电话线撞击防盗窗叮当作响。两人约好,这就是暗号,暗号一响两人就在各自家阳台集合,聊上一会儿过过瘾。
这个习惯一坚持就是两年。“还别说,他们这种聊天方法真节约了不少时间和电话费,这已经是他们用的第三条‘沟通热线’的绳子了。”嘉嘉爸爸王先生告诉记者。
已经上初中的大伟14岁,他告诉记者,在小区里嘉嘉是他最好的朋友,上初中后学习更忙,每天写作业、上补习班,放开心灵、尽情玩耍成了梦想。和“小弟弟”的热线聊天觉得很爽,很放松。
【声音】为防止孩子被拐,就让他待在家
采访中,大伟的妈妈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苗,每天像宝贝一样,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里怕摔。为防止孩子被拐骗或出意外,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待在家里,除学习之外,看电视、玩电脑都可以。
这对“小兄弟”的家长透露,孩子们的“特殊热线”起到“红娘”作用,彻底融化了两家人之前互不来往的坚冰。
同样住在这个小区的王女士深有感触。她家女儿刚上二年级,有个女同学在另一栋楼住。春节期间,这个小姑娘每天至少要在一楼拨打十来次门禁对讲机。
“她没别的事,有时就是为了和我女儿聊几句,有时为了相约一起在小区玩耍。有一次我女儿不在家,她竟然在楼下等了两个多小时。”王女士有些无奈,小姑娘只是在楼下拨打对讲机,让她上楼也不上。孩子说妈妈不让她到别人家里去,也不愿意小朋友到自己家里来玩。
在鹤壁从事教育近四十年的教育专家、鹤壁一中校长李军生分析,孩子们的串门,貌似家长怕孩子们把家里搞脏弄乱。其实,这是成人之间的“都市生活病”,因为种种原因和压力,人与人之间弥漫着一种封闭和冷漠,心里设防了,折射到孩子身上就出现对小朋友上自家门的本能抵触。于是许多孩子受影响,不愿到小朋友家分享属于他们的快乐和幸福。 (记者谷武民通讯员王军伟文图)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