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起,我省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重点培育建设美丽宜居小镇、中心村及特色村。2013年,省级财政共安排美丽乡村建设资金8亿元,在70个县(市、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必须切实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这8亿元财政资金,怎么分?全省只有70个乡镇村能入选,怎么选?怎么提高资金分配的公信力与使用效率?
12月10日,省财政厅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办公室主任张中亮承认,“我们遇到了‘僧多粥少’的问题,谁行谁不行?只能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来评选。”
想要财政的拨款,县长得先来答辩。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资金在立项审批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机制创新强化财政管理。项目申报、资格审查、专家评审、现场答辩、综合评定、立项公示、投资评审等一系列程序,确保财政资金的分配公平公正。
张中亮认为,竞争性分配意味着财政资金不再“撒胡椒面”,而是多中选好、好中选优,突出项目管理的绩效重点,使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
创新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
竞争立项答辩现场,县长们一个一个接受询问,俨然成了参加毕业答辩的大学生。6分钟项目介绍,10分钟答专家问,超时就会被喊停。安阳县代县长刘纪献走出“考场”时说,“程序这么严格,争取资金这么难,也为县长增加了一份责任感,一定要用好这笔资金。”
进入现场答辩的85个县,已按得分名次在省财政厅网站公示,70个“席位”已定。“胜固可喜,败亦坦然。”一位没能争取到资金的县长说,“同台竞技,专家评审,即使输了我们也服气,但我们会继续努力。”
竞争性分配财政资金,使财政部门自由裁量权减少的同时,资金使用方案更加完整,资金绩效目标更加明确,资金分配上的公信力大大提高,意味着财政资金分配的进一步完善。安阳县财政局副局长梁海军说:“过去资金分配都是这个找、那个说,现在的方式避免了‘人情分配’,提高了透明度,有利于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用。”
“美丽中国”少不了“美丽河南”,“美丽河南”更缺不了“美丽乡村”。“今年只是试点,明年省里还会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财政资金的分配机制也会不断完善。”张中亮说,财政部门会把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地用在改善农村基本民生条件、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上,逐步在全省建成一批基础设施便利、产业特色明显、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记者 芦 瑞 通讯员李文煜)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