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函谷关遗址清理出一条40米的崖壁古道 车辙印明显

2013-11-16 08:37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图片由汉函谷关保护管理所提供

  图片由汉函谷关保护管理所提供 

古道路遗迹,印痕明显。

  古道路遗迹,印痕明显。

  昨日,记者从新安县汉函谷关保护管理所了解到,该所工作人员近日在汉函谷关遗址东边崖壁旁、涧河北岸边清理出一条古道路遗迹,车辙印清晰可见。汉函谷关到底长啥样?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经过1年多的考古发掘,摸清了汉函谷关总体布局,一张示意图,带您“读懂”它。

  新近清理出一条崖壁古道,印痕深2-5厘米

  “这条路大约在2011年考古勘探中发现,位于崖壁旁,是一条石路。” 新安县汉函谷关保护管理所所长王洪超介绍说,发现时,几块石头上有类似车辙的痕迹。今年10月份,保管所工作人员开始对这条古道路进行清理,目前已清理出40米。

  “两车辙中心距为1.15米,印痕深2-5厘米。”王所长介绍说,经专家现场考察,这个车辙中心距与古时车辆大小相符。

  石板路上为何留下车辙印?王所长介绍说,古时的车会有铁轱辘,路上经常车辆往来行走,就有可能压出痕迹。

  内、外城结构的小型城邑,完全控制峡谷东西交通

  为配合丝绸之路申遗工作,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对汉函谷关关城遗址进行调查勘探和考古发掘。通过一年多的工作,取得了重大收获。钻探总面积约13.9万平方米,发掘遗址面积3300平方米,发掘城墙遗迹5处,夯土台2处,古道路2条,建筑遗址2处。

  那么,汉函谷关到底长啥样呢?通过考古,考古工作人员确定了汉代函谷遗址的总体布局:它是一处内、外城结构的小型城邑。内城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约160米,南北宽约110米;外城东墙与南北两侧山上的长墙相连接,完全控制了峡谷的东西交通;关城南侧、皂涧河北岸主要是生活区;关内发现的二条道路中的一条在建关时即行废弃,另一条是西汉时期出现的,东西贯通关城中部,是建关后唯一的通关道路。考古人员还发现,汉函谷关的地层堆积非常丰富,外城东墙附近的地层堆积就有11层。

  出土钱币108枚

  还有各种文字瓦当

  在此次考古发掘中,汉函谷关出土有陶器、瓷器、骨器、石器、铁器、铜器及铜钱等各种遗物。这些出土物中以陶制建筑材料为主,包括瓦当、筒瓦、板瓦、空心砖、方砖、条砖及建筑构件,其中板瓦最多,筒瓦次之。出土中还不乏部分制作精美的瓦当,包括云纹瓦当、 “关”字瓦当、“安世”瓦当和“安世万岁”瓦当,其中“安世万岁”文字瓦当是第一次出土。

  此外,出土钱币总计108枚,有107枚铜钱及1枚“道光通宝”铁钱,包含汉、唐、宋、清四个时期的钱币,主要为汉代铜钱。另外,还发现了铜镞、铁戟等兵器。

  相关链接:新安函谷关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城关镇,北距黄河25公里,东距洛阳市区23公里。遗址核心区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米。新安函谷关是公元前 2世纪至公元3世纪西汉、东汉王朝设在长安、洛阳之间的著名关塞。东汉王朝定都洛阳以后,它是以洛阳为起点的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第一要塞。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者 段伟朵)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