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琦来到郑州,和学子们交流 王春胜/图
时隔62年,再度踏上中原故土
昨日,诺奖得主崔琦与郑大、河南工大学子交流心得
从心里热爱
才能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离开家乡有62年了。”昨天上午,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崔琦重返故土,分别来到郑州大学和河南工业大学,和两个学校的学子交流研究心得,分享个人经验。
人物名片
崔琦
祖籍:河南宝丰 现籍:美国
职务: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从事电子研究工作。
荣誉:1998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其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等人之后,第6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
学生初印象
很和善、讲话很朴实
已过七旬的崔琦,精神状态很好,由于长期在国外生活,他的中文表达不是很顺畅,与人交流时偶尔会停下来思考几秒,时不时还会夹杂英语。在同学们眼中,崔琦很和善:“讲话很朴实,没有高高在上地说教。”
河南工业大学学习应用物理专业的学生崔道欣说,他从和崔琦的交流中获得了更多关于物理学习的乐趣。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研三学生王占雨很激动,为向崔琦提问准备了一上午,谁知问过问题后他大脑一片空白,完全不记得崔琦回答了些什么。
忆往事
选择物理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崔琦1951年离开中原故土赴港学习,至今已有62年,昨日的中原之行,是他62年后再度踏上中原故土。
谈及往事,崔琦说自己能够在物理上有所建树,是因为偶然而非刻意为之。
考上台湾大学后,崔琦立志学医,由于和故乡亲人沟通不畅,他无法得知赴台求学是否会给家人带来影响,于是放弃。那时,有一个去美国留学的机会向他走来,“学物理,去美国,有奖学金”。了解崔琦经历的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副院长李新建说,崔琦教授当年是“为自己关了一扇窗,迎来了一条阳光路”。
而崔琦对于自己的这段经历,只是解释为“无心插柳”,而物理学科本身,则让他觉得生活充满乐趣,不断钻研,这才“柳成荫”。
谈成就
想有所建树,要遵从内心的想法
“你认为什么是成功?”王占雨向崔琦提问,“经商挣钱,做工程好找工作,可是学物理好难坚持。”他问崔琦:“您有过动摇的时候吗?”
而崔琦对于何为成功、何为快乐生活,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经商从政很“bored”(注:无趣),而物理,让他觉得每天都有新发现,这是他坚持下去的原动力,这远远大于各种诱惑。崔琦认为,一个人,内在的力量最为强大,只有从心里热爱才能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要迎合社会,要摒弃功名利禄,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
崔琦还与学生们分享了一些学习心得。他认为课本上的知识就好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能够驱赶黑暗但只能照亮一部分,更多书本之外的知识需要学习。此外,他还建议研究物理的学生不能拘泥于书本,要多与老师、同学交流,谈话可以激发灵感;对于有出国求学计划的中国学子,要提高语言能力。(记者 郭清媛)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