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城市剧院,还是在农村露天舞台,观众场场爆满。在北京长安大剧院,每场戏票都提前售罄,每场演出观众掌声超过30次。
河南省豫剧三团演出的豫剧《焦裕禄》,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热演,再次印证焦裕禄这个曾经感动全中国的好干部,在半个世纪以后,仍然以他心系百姓的精神散发着时代魅力。
“演员演得像,精神传得真”
“老书记你可回来了,一定到咱村上吃顿饭哪!”一位老大娘赶到后台,紧紧握住焦裕禄扮演者、省豫剧三团团长贾文龙的双手,流下激动的泪水。这是在焦裕禄工作过的河南省兰考县演出时出现的一幕。
演出当晚,容纳千人的开封剧场座无虚席,观众深陷剧情,掌声此起彼伏。落幕后,观众全体起立鼓掌,演员一次次谢幕,曲终人不散。老干部感慨地说:“我们见过焦裕禄本人,演员演得像,精神传得真!”年轻的干部说:“什么叫心里时刻装着群众,什么叫艰苦奋斗,今天我们从心里理解了……”
豫剧《焦裕禄》曾是河南省委宣传部和河南省文化厅确定的庆祝建党90周年重点剧目,自2011年由省豫剧三团搬上舞台以来,由于抓住焦裕禄对人民群众真情大爱这一主题,演出始终受到群众的真心欢迎。
“《焦裕禄》展示的‘求实、为民’的伟大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永恒的主题。”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说。
老题材新创作
“焦裕禄,几乎是河南现代戏中被挖掘次数最多的题材。豫剧《焦裕禄》剧本写得有新意,有深度。熟悉的老题材能写得这样成功,关键是历史往事能与当代观众思想感情呼应。二度创作使剧本的意蕴得到进一步升华与强化,难能可贵。”戏剧理论家、北京联合大学教授周传家说。
“演焦裕禄,其实是学习焦裕禄的过程。焦裕禄精神时时在激励着我。”贾文龙告诉记者。为了塑造形象,贾文龙和导演张平带领主创人员和演员吃住在兰考,到故事的发生地进行封闭式创作和排练。通过深入群众,发现了一些新素材,例如焦裕禄为“错划右派”平反、对“浮夸风”的批评与抵制等。正因如此,豫剧《焦裕禄》在剧本阶段就有了新观点和新高度。从剧本初成到巡回演出,豫剧《焦裕禄》已经改了18稿,每场演完后,不管是唱词,还是形体动作,导演都要根据观众反映,召开座谈会讨论要修改的地方。
该剧的创作还非常注重发挥特殊“物件”和“道具”在摹形写神方面的作用。焦裕禄那件深入人心的咖啡色毛背心,办公室那把为了减轻肝部疼痛而被顶个窟窿的藤椅,都是焦裕禄精神的象征。它们的运用,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从焦裕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老百姓心里有杆秤,知道你是重还是轻;老百姓就像一面镜,知道你是浊还是清……”《焦裕禄》里这段经典唱词也成为河南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旋律。
“《焦裕禄》热演的背后,是河南广大党员干部对焦裕禄精神的认同。”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在观看完该剧后说,“当前河南正在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用焦裕禄精神作为镜子,对照我们的工作,进行整风学习,从焦裕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学习传承焦裕禄精神,需要感动更需要行动。在河南,党员干部正以焦裕禄为镜,在一言一行中诠释、在点点滴滴中坚守,将内心的共鸣和感动转化为推动工作科学发展的激情和动力,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活动开展以来,惠民利民便民举措陆续出台:8月1日起,省交通运输厅在全省开展为期8个月的全省道路包车客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省发展改革委取消了5项行政审批事项……截至目前,河南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300多次,征求意见对象78805人次,梳理意见5733条;河南省委共确定整改事项28项,其中制度性建设6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5项、重大专题10个、促进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大举措7项;参加第一批活动的单位已推出整改事项299个、改革举措234个。
(原载2013年9月29日《光明日报》)(记者 刘先琴)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