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维明:希望登封成为文化中国的标志

2013-09-07 07:35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教授接受采访

  昨晚,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教授,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就本次论坛的人文精神内涵和意义,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杜维明说:“这已经是第二届嵩山论坛了,去年我们举行了第一届论坛,用了一个很能体现登封精神的观念,叫‘天地之中’。”

  如今,这个概念已经被联合国接受了,同时登封也是世界遗产所在地。为了安排这个会议,他去了好几次登封,每次都感受到这是一个非常有灵气的地方。

  文化对话要有包容力

  主流思想是“天人合一”

  记者:天人合一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生态文明有什么启示?

  杜维明:天和人的关系,是一个在中国学术界讨论了很多年的问题。有学者专门对天人的关系做过总结:有“天人相争”、“天人相合”,也有“人定胜天”。但儒家关于天和人的主流思想是:天人相应。

  很多德高望重的学术大家,都非常推崇“人心和天道合一”这个概念。现在我们有一些说法,如“重新和地球签约”、“重新审视和地球的关系”,而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概念,就为这观点提供了最宽广的内在逻辑。在孟子的学说里就有“万物皆备于我”的理念,易经中有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这些思想,都提出人要懂得关怀家庭、社会、自然,把自然当做自我了解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儒家、道家和佛家的这些学说,都可作为讨论生态意识的重要参照。

  记者:怎样开展文化对话?

  杜维明:在中国,藏传佛教、壮族、苗族等都有丰富的文化积淀,我们不能只把这些当做挣钱的工具,去发展旅游观光。当然,我们更不要用现代人的傲慢眼光去看它们,认为现在这些地方经济发展还不大好,持有这种观点,基本不能开展文化对话。

  开展文化对话,首先要学会容忍,承认人家存在,互相参照学习。另外,千万不要在对话中去宣传自己的教义,去教导对方;不利用这个机会去传教;当然,也不要企图通过对话来消除敌视和矛盾。对话的真正目的就是培养“听能力”,拓展我们的视野,再加上自我反思和自我理解能力,就能开展文化对话。

  选择登封,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

  记者:为什么选择在登封举办论坛?登封有什么不可替代的优势?

  杜维明:登封成为首选有很多原因。唐末宋初,儒家文化迅速发展。14世纪开始,儒家学说开始传到越南,然后到朝鲜、韩国,再传到日本,登封便是儒家文化第二期的代表城市,范仲淹等名人都在嵩阳书院做过学问。当地官员之所以选择在登封举办文化论坛,很大程度上说,官方认为登封是“天地之中”,应该成为历史文化名城。要想让嵩山论坛的知名度比肩达沃斯这样的世界级论坛,我们就一定要找顶级学者,这些学者也一定要有思想创意,比如谢尔盖·赫鲁奇等学者,只有这样才能为文化论坛注入活力。

  嵩山能否成为地标性论坛

  记者:您认为嵩山论坛能被打造成一个地标性论坛吗?

  杜维明:我个人非常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我觉得登封这个地方很特殊,1993年世界宗教聚会,德国一位哲学家提出,假如宗教与宗教之间不能和平共处,那么世界和平是很难达到的。

  我认为现在宗教间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把矛盾冲突变成对话。

  现在我们缺乏真正的对话,很多对话的本质,要么是释压,要么是争吵。

  而真正的对话得从容忍开始,能够容忍才能承认,有了承认才能参照,有了参照才能学习。三教共存一碑,一片圆融。

  殊途同归,海纳百川,这就是人类文明赖以生存的基础。

  我们要打造世界级的经济论坛,比如达沃斯;在生态方面,有贵阳的贵州生态论坛;在文化上的项目也有很多,但我觉得登封有它的特色。

  我希望经过三五年的努力,登封能成为文化中国的一个标志,能够建立标志性的文化论坛。

  如何打造华人精神圣地

  记者:作为中原文化代表,登封能否成为全世界华人的精神圣地?

  杜维明:尽管有不少人说,少林寺商业化气息太浓厚,但是仍然有大批人来到少林寺,其中不少是外国人,就其本质而言还是受到文化的吸引。比如看少林寺的灵修和功夫的苦修等。

  如果能够把这些资源开发出来,不只是做文化产业、文化经济,而是把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真正内涵给展示出来,那样登封就能成为我们想象中的美好的耶路撒冷。

  未来,登封也将成为华人引以为豪的圣地,前途非常好。

  学会敬畏身边的

  万事万物

  记者:在现代社会,怎么充实现代人的人文精神?

  杜维明: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涉及我们每一个人。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物质化,甚至崇拜欲望。这使得我们的经济突飞猛进,人民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这不能说是没有意义的,但总的来说我们还是比较穷困,还是要发展,这是毫无疑问的。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过分强调物质消费、强调享受,少了对人生意义、对人性的探求。

  中国人有一个了不起的地方,就是知道努力为后代创造良好的条件。那么,我们该为后代创造什么样的世界?是物质的吗?还是向他们传递人生的意义?

  关于如何做人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应该有一种敬畏感,而我们现在的文化,对敬畏感的强调已经没有了。

  我们喜欢斗争,而且斗争最激烈的地方往往集中在物质的得失计较上。

  每个人都要有敬畏的意识,身边的万物都需要敬畏。如果每一个小孩,从小就有敬畏的意识,他就能够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和这个世界。如果我们能更多地强调敬畏感,那么对生态意识的充实是很有意义的。

  我们应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敬畏感,应该有一种对天地万物的敬畏感。一草一木皆有灵,都应该得到尊重,这一点从生态的发展上也是很有意义的。(河南商报记者 侯建勋/摄 河南商报记者 宋晓珊 李肖肖 实习生 王菁)

责编:王嘉懿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