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绿色包围着的郑东新区CBD
郑东新区的环卫设备
“政府花钱购买服务,适时吸纳民间资本”的管养模式走在全省前列。
核心提示 “水域靓城”——郑东新区的市政系统规划在全国独树一帜,优雅独特:以众多的河流及两侧绿地形成“水域靓城”最主要的景观特征;以“绿环围绕、绿线穿插、绿点均布”为布局特色,形成“六环相生、绿廊相连、六心镶嵌、多点均布”的景观结构,“碧水与长天一色、自然与城市共生”在郑东新区得到生动体现。
从2007年4月开始,郑东新区在市政管理工作的起步阶段就确立了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通俗说就是“政府花钱买服务”。2013年,郑东新区把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在政府投入的基础上,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市政管理。
目前,郑东新区是河南省唯一市政管理全部实现市场化的区域,是郑州市市政管理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域,也是在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比较靠前的区域,已经逐渐形成了具有东区特色的市政管养模式。
【环卫工热盼“市政工人之家”】
耀眼的阳光下,站在东风南路与天时街交叉口,透过影影绰绰的树丛,看着林间的一栋房屋一天天长高,52岁的环卫工老李笑了。
这里,是即将建成的一座郑东新区目前面积最大的“市政工人之家”,达到350平方米。
“再也不用担心没地方上厕所、没地方休息、没地方放工具了!”老李感叹道,东风渠河渠绿化从中州大道至天时路段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绿地内没有一座公共管理用房。
老李的感叹,叹出了郑东新区3800多名市政环卫工人与管理人员的心声。
“因前期绿化设计对市政管理用房没有足够重视,造成了一线管理用房不足,‘工人休息在路上,管理工具随处放’的现象不可避免,给后期管理带来较大不便。”市政管理一线管理人员冯玉良说。
不但是一线用房不足,管养单位也缺少正规的办公场所。
郑东新区纳入正常管养的绿地面积约600万平方米,管养单位9家,管养人员约1600人;环卫保洁面积约715万平方米,环卫管养单位7家,管养人员约2200人。这些单位都需要一定面积的办公场所和作业机械、车辆停放的地方,但因前期规划没有充分考虑,管养单位缺少办公场所。
经统计,有8家绿化管养单位使用的是临时房,1家是借用环卫中转站办公;市政管养单位中7家全部是在环卫中转站或公厕办公,这与进一步提升郑东新区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要求极不相称!
【民间资本试水市政管理】
致力于打造人民群众满意,高水平、高品位的“美丽东区”和“美好东区”的郑东新区,市政建设管理更加强调基础性人居功能。按照《郑东新区绿地系统规划》,郑东新区整体绿地率将达到49%。截至2013年上半年,郑东新区绿化面积1800万平方米。
如此大面积的绿地,如何能建设好、管理好?
在保证郑东新区高水准的市政、绿化管养水平的基础上,如何解决管理场所缺失的实际问题?
郑东新区给出的答案是:一方面加大政府投入,一方面吸引民间资本,进一步创新市政管理运营机制,由“政府花钱买服务”深化为吸引一部分社会资金共同搞服务。
创新由思路引导,结果由过程呈现,过程由细节集纳。
从2007年4月开始,郑东新区在市政管理工作的起步阶段就确立了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通俗地说就是“政府花钱买服务”。那么,政府能不能少花点钱买更加超值的服务?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同时给民间资本一定回报。
东风渠河渠绿化从中州大道至天时街路段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绿地内没有一座公共管理用房。为了给沿线的绿化、环卫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给全区的市政管理人员提供一个休闲、学习、交流的场所,郑东新区结合在建绿地建设情况,在位于东风南路和天时街交叉口的银河公园内选址建设一座“市政工人之家”。
按照“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经营性项目建设与运营,促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薄弱环节”的精神,“市政工人之家”项目由一家房地产公司代建。作为补偿,房屋建成后,该公司拥有一年的部分面积的使用权。
“项目自建成之日起,就要专门辟出一定面积给环卫管护人员提供休息和工具存放场所。一年后,全部交付政府使用。”郑东新区市政园林水务局副局长马保松说,仅此一项,节省纳税人资金近200万元!
有人质疑,在已建成的公园、绿地内建设“市政工人之家”,符合规划要求吗?
郑东新区市政园林水务局局长司秒争称,《城市绿地设计规范》对城市绿地内建筑建设规模有明确规定:公园绿地内建筑占地面积应按公园绿地性质和规模确定游憩、服务、管理建筑占用地面积比例,小型公园绿地不应大于3%,大型公园绿地宜为5%,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园可适当提高比例。其他绿地内各类建筑占用地面积之和不得大于陆地总面积的2%。
按照规范,管理用房的位置和规模一般是在绿化方案设计中确定,所以方案通过后,规划部门也视同有效而不用再办理手续。如果是后期加建,要么需对原设计方案进行调整,要么向规划部门申请办理相关情况手续。
【管理模式独具东区特色】
据司秒争介绍,郑东新区在全国城镇化建设中具有示范作用,郑州市委、市政府,郑东新区党委、管委会领导都高度重视郑东新区市政管理,今年来,在郑东新区管委会的直接领导下,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市政工人之家”项目只是郑东新区市政管理创新的个案,这种个案不胜枚举。
在金水东路与黄河南路节点绿化、龙子湖高校园区绿化等项目上,郑东新区都吸引了社会资金参与。
河南鑫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金水东路与黄河南路交叉口东北角,为使单位附属绿地与道路生态绿地做到相互融合统一,郑东新区与该单位合作,按照金水东路景观整治提升标准对金水东路与黄河南路节点进行提升设计并由该单位出资实施。既节约了800多万的财政资金,又有利于城市景观的整体性。
龙子湖高校园区位于金水东路东段,自东风渠至东四环段有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中医学院等4个学校的校园紧邻金水东路。按照郑州市生态廊道规划标准,金水东路两侧绿地宽度各为50米,但因金水东路两侧项目用地早已全部出让并且大部分项目已建设完成,沿路只有20米绿化宽度。但在龙子湖高校园区,郑东新区积极和相关高校协商,高校同意把正式围墙设为透空围栏,并把围栏内侧不低于30米范围内全部按生态廊道标准进行绿化,实现了公共绿化和社会绿化融为一体,这样,东区出资只对20米范围进行提升,但实际上达到了50米宽生态廊道的建设效果。
针对市政管理用房不足的现状,东区管委会一方面通过规划选址配建(包括建设移动性管理房),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从源头着手,在绿地规划设计中就确定相关服务、管理建筑的位置和建设规模,并随同绿地施工一同建设到位。龙湖区域园林景观建设中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在龙湖区域,东区将按照相关规范要求,结合园林景观性质和特色,提前谋划、统筹规划公厕、商业小配套、管理用房、健身设施等相关建筑形式、规模、位置等,不仅为后期城市管理提供硬件设施条件,也满足了市民、游客的游憩和消费需求。
市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逐年提高。目前,郑东新区是河南省唯一市政管理全部实现市场化的区域,是郑州市市政管理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域,也是在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比较靠前的区域,已经逐渐形成了“政府花钱购买服务,适时吸纳民间资本”的独具郑东新区特色的市政管养模式。
【“东区市政特色”响应“国家倡导”】
郑东新区市政管理多年来创新之路的探索,与国家、省、市精神并行不悖。
7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部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保障政府投入,加强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同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经营性项目建设与运营,促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薄弱环节。
依照国务院会议精神,郑东新区为加快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步伐,遵循市场规律,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变计划城市建设管理为市场经营城市建设管理模式,形成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民间资金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吸引和鼓励社会资源参与城市的建设和管理。
(记者 乔伟辉 实习生 李源超 通讯员 孙思含 文 记者 李康 摄影)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