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农民李小义的西瓜大棚如今已经种上了各类蔬菜
郑汴物流通道上,从开封来的瓜农正把整车的西瓜运往郑州。
就在郑州满城为瓜农送爱心的同时,今年同样收获近5万斤西瓜的中牟韩寺镇大洪村农民李小义,却早在一个月前就卖完了。不仅售价高出目前郑州街头上的一倍,而且早早腾空的瓜地上,包菜、青椒、茄子、豆角长势相当茂盛。也许在有些瓜农还没处理完滞销的西瓜时,他的这些新鲜蔬菜就将上市,另一笔可观的收入正在等着他。
同样是种瓜一季,怎么境遇就如此天壤之别?
滞销声中,他的5万斤西瓜赚了4万元
瓜农的故事
昨天下午3点半,在中牟县韩寺镇大洪村,45岁的李小义和妻子顶着毒辣的日头,下地除草。虽然身子热得难受,但他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为啥?因为今年他又赚钱了!在许多瓜农还在郑州街头坚守时,李小义今年种植的6亩共5万斤西瓜早在一个月前就已卖完。平均每斤1.1元的高价刨除成本后,他赚了4万多元。
不仅如此,在早早腾空的瓜地上,他种下的包菜、青椒、茄子、豆角长势喜人,再有不到一个月就可以陆续摘下来卖了,这意味着他的腰包还将继续鼓起来。
在别人还为西瓜滞销奔走求援时,为什么李小义能这么轻松,不仅卖得快,价格还卖得高?难道他的瓜有什么独特之处?对此,随同采访的中牟县农委高级农艺师王素梅说:“没啥特别的,跟市场上卖得差不多”。
棚地种瓜,使西瓜避免扎堆上市
“秘诀”的探析
既然没特别的地方,那为什么他的瓜卖得这么好?
“不是自卖自夸,俺中牟的瓜真的不愁销路,价格也都可以”,李小义爽快地告诉记者,所有的秘诀就是打了一个“时间差”。
据了解,由于全县近90%的瓜地都装备了大棚、中棚等保护措施,使得中牟的瓜成熟非常早,从五一开始就陆续上市,到了6月底基本上销售完毕。同一时间,中牟周边县市的瓜却多数处在生长期。7月初其他地方的西瓜扎堆上市时,中牟农民早已开始为种蔬菜栽苗施肥了。
先进农业技术广泛运用,不仅让像李小义这样的中牟瓜农卖得快了,而且利润也非常丰厚。在记者从中牟县农委拿到的一份5月1日西瓜收单上,每斤西瓜收购价格达到2块3,比现在动辄2毛、甚至1毛的“赔本价”差了10倍。中牟县政府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止到目前,全县西瓜已经基本销售完毕,最多只剩下几千亩的尾巴,农民今年西瓜收入较往年提高近三分之一。
今年瓜“贱”,中牟瓜农收入有增无减
收入的对比
采访目前在郑州街头的瓜农,常常会听到他们怀念“去年”行情,普遍都认为去年瓜的价格比今年高不少。但是,中牟好像是一个特例,在去年瓜市价格高于今年的背景下,中牟瓜农的收入反而比去年好上不少。
王素梅说,这个原因,就是中牟的瓜和其他地区瓜,并不在一个时间段内竞争,所以对价格反应自然不同。据了解,在5月初到6月的西瓜市场,除了豫北汤阴有一些“早瓜”上市外,中牟大棚“早瓜”的对手,只是山东和海南等省外地区,竞争少了,价格自然就高。由于本地优势,加上规模效应,这几年每到5月初前后,中牟许多瓜农都会接到全国各地的西瓜经纪人打电话问,“西瓜熟了没有,那儿有多少斤,啥时候能装车”。瓜熟蒂落后,一辆辆大型运输车直接开到田间地头拉走,方便又高效。
现在,中牟县城,已经很少能见到本地瓜了。“现在我们中牟人要想吃西瓜,还得从外地的瓜农手里买呢”。王素梅笑称。
念好“错季经”,
让西瓜种植受市场引导
成功的经验
中牟西瓜价高好销,不是今年独有,近五六年来情况基本一样。但是,西瓜滞销,种瓜不赚钱的经历他们也曾有过。
中牟县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05年前后,西瓜销售还是全县的一件大事。每到西瓜成熟季节,全县都要发动找销路,还曾专门成立西瓜办公室,帮助农民解决销售难的问题。但是,后来发现,这样不是一个根本的解决办法,把西瓜种植与市场真正结合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从1996年前后开始,中牟县政府借鉴外地经验,在全县瓜农中推广大棚种植,执行时政府补贴、农民凑钱。十多年来全县西瓜棚地化率近90%,今年全县12.7万亩瓜地,采用大棚等种植的保护地达到10万亩以上,根本上解决了“看天收瓜”的被动。最关键的是,瓜农利用大棚优势,抓住市场空白期,“人为”控制了西瓜上市时间,这样就最大程度规避竞争压力,也保护了瓜农收益。
另外,在把西瓜种植推向市场化的同时,中牟县政府也没有完全“放手不管”。他们兴建了许多直通田间地头的公路,解决西瓜的运输难问题;每年举办西瓜节、采购会,评选“瓜王”、“擂主”,为客户提供方便,也扩大宣传优势。
几年下来,政府管理轻松许多,农民收益也增长不少,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市场轨道。
无疑,以市场为导向的中牟经验,对滞销地的瓜农及当地政府管理都有许多借鉴意义。
(记者 刘学增 文 李康)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