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产业集聚区内共有26家企业,却有13家未取得环评手续未批先建,个别已开工试生产。政府承诺对企业周边居民给予搬迁安置,却未能落实,居民身体健康受到威胁。
7月9日,由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工委、省工信厅、省环保厅和部分省内媒体组成的中原环保世纪行采访团来到平顶山市,对该市存在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采访。
未批先建企业达半数
当天,在位于叶县的平顶山市化工产业集聚区内,中糠化工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糠醛项目的厂房已经建成,设备也已安装到位。
省环保厅环境监察总队赵庆华处长介绍,项目一期已经基本建成,然而这个项目并没有拿到环评审批手续,属于未批先建的违法项目。
不仅中糠化工,该集聚区内的神鹰盐业也是未批先建。2011年6月开工建设以来,该企业在没有环评手续的情况下,一期60万吨热压缩制盐技改项目已经基本建成。
据了解,平顶山市化工产业集聚区共有16家企业,未批先建的就有7家,而叶县产业集聚区共有10家企业,未批先建的达6家。
“平顶山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未批先建,未经环保验收,擅自投运等环境违法现象,甚至还包括一些大企业。”赵庆华说。
承诺落空影响环评
平顶山为何会集中出现企业未批先建,擅自投产的现象?经了解,企业卫生防护距离内的居民不能得到搬迁安置,导致企业项目建设不能通过环保验收是主要原因。
以神鹰盐业为例,该企业热压缩制盐技改项目工艺先进,其污染防护设备也齐全,然而企业卫生防护距离内有一个村庄,居民不能得到及时搬迁安置,企业无法通过环保验收。
根据环评要求,有污染扩散可能的企业,要设置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满足防护距离要求才能通过环保验收。
赵庆华介绍,项目落地前,企业与政府签订了相关协议,承诺把企业周边卫生防护距离内的居民搬迁安置,为企业生产提供条件。然而当地政府的承诺没有兑现,导致一些项目不能通过环保验收。
发展不能牺牲群众利益
为什么居民搬迁得不到解决?平顶山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政府原本与居民签订了搬迁协议,然而由于村民留恋故土,不愿搬离,导致搬迁进度缓慢。
据了解,除居民不愿意搬迁外,还有一些居民对搬迁补偿、搬迁新址不满意。省人大常委会资工委副主任李建伟说,在搬迁问题上,当地政府没有考虑到问题的复杂性,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叶县副县长王代强介绍,该县需要搬迁的村庄有10个,但目前开始着手安置的仅有2个。
据介绍,因搬迁居民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加上问题复杂,很多地方的搬迁工作就一拖再拖,然而项目却未停建,就出现了未批先建的现象。
“这导致的结果是,企业建成后就可开工生产,政府招商引资取得了政绩,而群众的环境权益却受到了损害。”赵庆华说。(记者 徐东坡)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