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里销售的盒装冰激凌。 记者 马健 图
夏季即将到来,作为夏季消暑的必需品——冰激凌,又将成为大家的宠儿。然而,今年和今年以后,它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冰激凌了,当我们在冰柜前犹豫选哪一支或者哪个口味的时候,这一个小小的选择,却牵动着一个正在崛起的行业。有人怀疑,这个出身只有几毛或者几块钱的产品,它能撑得起一个行业?
经过调查,记者发现,这个既古老而又现代的行业,硝烟从未熄灭,在经历过工业革命、价格竞争、市场垄断后,正在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A 销售商:利很薄,只为增加人气
在文化宫路陇海路口一家小卖部内,店内烟酒饮料啥都有,唯独没有卖雪糕的冰柜。“卖雪糕还不到季节,再等一个月才上。”老板苏先生说,每年夏天都有各个品牌冰激凌配送点的人给他们送货,有的连冰柜都送只收个押金。
苏老板说,卖雪糕利很薄,5毛一个的利润是1毛,1块的利润2毛,1块5的利润3毛,“冰柜24小时不能断电,一天得5块钱的电,厂家的冰柜押金得一两千,这得压着钱,还有房租,我们还没有送雪糕的挣钱”。
在华山路上的一家小型超市内,冰柜里放着各种品牌的雪糕冰激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天冷,销量一般,老板本想把冰柜撤了,但是为了吸引点人气没办法就放着了。
B 配送站:整个市场处于一个价格混乱的状态
在伊利冰激凌西耿河配送站,记者见到了两年前才接手这个冷库的老板杨先生。据了解,伊利郑州分公司在郑州按区域划分,设置了30多个配送站,每年总公司从内蒙将冰激凌运到郑州,直接分配给这些配送站,然后这些配送站再将冰激凌送到各自的终端销售点,每年公司给每个配送站定的有任务额。
“2011年我们完成了七八十万,去年完成了近百万,今年的任务还是100万,不过今年不好弄。”杨先生说,他们的区域今年又重新划分了,每年他们都是年里头就开始打款拉货,今年进的货到现在出不动。雪糕一般是5、6、7月销售不错,冬天生意不好,但也有点销量,可是今年到现在天还这么冷,压货太多。“现在人们生活水平高了,都吃好的了,低档次的东西不好弄了,而且市场竞争太厉害,厂家太多,品牌太多。”
说起盈利,杨先生更是叫苦。“我们的利润还不如销售商,有的商户一年才结一次账,厂家完成任务了返利,每年的利润只够一家人吃饭。”杨先生说,今年房价啥的都涨,连雇人都不敢雇了,“为啥终端没有利润,我们送一件5毛的还不够开工,工人工资都要一两千,得送多少货能够本啊。”
与杨先生不同,在省政府对面的政一街上做配送站的韩先生不单做某一品牌,而是各个品牌都有。不过目前他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招工难。
韩先生说,他从1996年就进入了这个行业,在1990年到2000年的时候管吃管住一个月300元钱,不仅好招人,一找一群,还都是年轻孩儿。2000年以后开始工人工资涨了,从300元涨到五六百元,又涨到800元,又从800元涨到1000元,1000元涨到1500元,“2004年的时候一招都是五六个人,去年就招到1个人,工资1500元,包吃住。今年从过完年到现在,1个月2000包吃包住,另外提成三个点都找不着人,差多大价你看看”。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