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在这场国家科技领域最高级别盛会上,我省再获丰收,共荣获国家科技奖励20项(见下图表),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3项。
据了解,此次获奖项目中我省主持的项目有8项,参与项目有12项。与往年相比,我省获奖项目显现出诸多亮点:一是保持了我省近年来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的稳定发挥,获奖数量多、奖项质量高,显示了我省科技创新能力的稳步提升;二是我省所获奖项中有两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其中“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来自我省,显示出我省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研课题项目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是在一年内获得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其中的“植物应答干旱胁迫的气孔调节机制”项目和“大型铝电解连续稳定运行工艺技术及装备开发”项目由我省科研人员主持完成,反映出我省在基础科研领域、原始创新领域的实力显著增长。(记者尹江勇 实习生史艳香)
相关新闻
王小谟郑哲敏院士分获最高奖
综合新华社电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小谟,我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著名力学家郑哲敏院士,18日分别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王小谟,男,1938年11月出生于上海金山,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在50多年的科技生涯中,王小谟先后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等多部世界先进的雷达,为我国国土防空网的建设完善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代机载预警系统,引领实现了国产预警机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郑哲敏1924年10月出生于山东济南。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1948年至1952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学习。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地下核爆炸效应的研究中,郑哲敏与合作者一起提出了流体弹塑性模型,为我国首次地下核爆当量预报作出贡献,为我国相关武器的设计与效应评估提供了坚实的力学基础。
国家科技奖 河南再丰收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