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区明显存在热岛效应,冬季最强, 8时最强,14时强度最弱;每年12月至次年1月,市区内的PM10、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浓度为高峰期;一天中,20时空气污染浓度较重,14时污染浓度最低。
鹤壁:一年四季都会出现干旱,以春旱最为严重,春旱主要出现在淇滨区东部、北部和浚县北部地区,初夏旱多出现在鹤壁市西南部,秋旱出现在鹤壁市东南部的次数较多。
许昌:冰雹一般出现在4~8月份,6、7两个月最多,占总数的50%,9月至次年3月没有冰雹发生。冰雹一般发生在午后至傍晚后,即13时至22时,一般有两个高峰,一个是14时至15时,一个是19时至20时。而在0时至次日12时,许昌很少有冰雹发生。
部分城市“账本”
短时强降水:河南省短时强降水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呈递增趋势,主要出现在7月份,5月和9月最少。我省上午出现强降水天气最少,午后逐渐增加,傍晚到凌晨最多。大暴雨主要出现在7月份,集中分布在中东部地区。
高温:河南高温日(大于或等于35℃)最早出现在4月份,最晚结束于10月,6~8月出现高温日数占总数的92%,又以6月份高温日最多,占全年的40%。河南有两个高温中心:一个是从豫西北太行山脉延伸到驻马店、周口一带,呈西北-东南分布,主要出现在6月份,高温日数在7个以上;另一个位于南阳盆地,出现在7月份,高温日数为7~9个。
雷暴:河南大部地处黄淮海地区,大部分地区的雷暴日数在25天以上,最多可在50天以上,为多雷暴活动区。河南闪电主要在下午到午夜这段时间“发飙”。
飑线:飑线(指带状的雷暴群所构成的风向、风速突变的一种中至小尺度的强对流天气,通常伴随或先于冷锋出现,其破坏性很强大)是一种强对流云带,一般长度几十至几百公里,宽度最大200公里,时间可持续十多个小时。沿着飑线可出现雷暴、暴雨、大风、冰雹、龙卷风等天气现象,黄淮地区包括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30多个地级市,是飑线多发区,每年都有飑线发生。
雾霾:河南有条多雾曲线,即辉县-开封-尉氏-禹州-许昌-宝丰-舞阳-南阳-泌阳一线,大雾多出现在秋冬两季。
降水减少:黄河流域年降水量、降雨的天数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10.7毫米,降雨的天数平均每10年减少2.6个,而且来自西北等地的冷空气经常影响到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降水量减少、飑线每年定期到黄淮地区“走亲戚”、河南有两个“火炉”、许昌的冰雹一般发生在13时至22时、驻马店市区的热岛效应8时最强……在1月中旬召开的省气象学会2012年年会上,河南众多气象专家描绘了河南及部分地区的天气“变天账”。
(记者 施书芳 实习生 马茜)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