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1岁的张老太把47岁的小儿子告了,原因是小儿子这9年半都没有给她生活费、小麦、玉米和煤球。
判决出来了,张老太并没有感到温暖,“以后我啥事不让你管了,好赖死活也不牵连你。”
百岁母亲
小儿子9年半不尽赡养义务
张老太今年101岁了,在登封市法院石道法庭的原告席上,她情绪激动。
这位来自登封送表矿区一偏僻山村的百岁老人,不识一字,法官说的“指证”、“异议”、“陈述”等词,她都不明其意,需要一番解释才能明白。
她告的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今年47岁的庞珲。张老太有四儿两女,最大的女儿今年64岁,庞珲是家里的老小。
张老太和老伴早早和子女分了家,单独住在和庞珲一墙之隔的一个小院里。1993年老伴去世后,张老太没了依靠,只能靠着自己以及老伴留下的1亩6分地过日子。
眼看自己奔百了,张老太提出把这些地分给儿子们。由于二儿子从小过继给了别人,另外3个儿子平时给她点零钱粮食就行。2003年2月21日,在村里两位德高望重的人的主持下,张老太和这3个儿子达成赡养协议。
协议很简单:3个儿子每人每月支付张老太14元生活费,每人每年给小麦200斤、玉米50斤、煤球360块。
张老太说,交了1年的粮食和2个月的生活费后,小儿子庞珲再没有履行过赡养义务。
小儿子
母亲和哥哥分地不公平
庞珲也是个农民,就靠种地为生。他说,之所以家里出现矛盾,是因为张老太在分地这件事上没有做到公平,两位哥哥也处处刁难他。
庞珲说,分给他的地偏少,而且质量不好。这块地和大哥、三哥家的地相邻,他要下地干活,必须经过两个哥哥的地头,但两个哥哥不让他从这里走。
因为矛盾频生,几位哥哥还和庞珲动过手。一位知情者称,前不久,庞珲和大哥打了一架,庞珲被打成了轻伤。
庞珲说,赡养协议里规定的钱和生活物资,他一点儿都没有少拿,“光钱我都拿了1000多元了。”
三哥
母亲生病住院,他连个照面都没打
但在三哥庞磊看来,庞珲“净是睁眼说瞎话”、“死皮赖脸”。
“为了照顾他,俺娘分给他的地还多了一点,他分到1亩1分,我还给了他半亩。”庞磊说,即便如此,庞珲也不领情,“有一回天热,俺娘在门口树荫下坐着凉快,他从门口路过,连看都不看一眼。”
这几年,张老太的身体弱了不少,庞磊和大哥、二哥轮流给张老太担水,一人担4个月。“他(庞珲)就住隔壁,连一桶都没担过。”
庞磊说,母亲生病时跟着女儿在汝州住过一段时间院,他和大哥二哥凑钱交了医药费。“那时候他又去哪儿了?连个照面都没打。”
百岁母亲
“以后啥事不让你管,好赖死活不牵连你”
张老太把庞珲告上了法院,虽然患有心脏病,张老太还是坚持到庭。
因为庞珲的儿子曾跟着张老太生活了一阵子,张老太称,“你给的那点钱和粮食就是为了养活你儿子,眼里哪有这个娘。”
由于庞珲拿不出依约履行赡养义务的有效证据,扣除已履行的款物,法院判令庞珲在判决生效15日内给张老太现金1344元、小麦1700斤、玉米425斤、煤球2880块。
庭审后,庞珲愿意以后多给张老太出钱出粮,但张老太冲他说,“以后我啥事不让你管了,好赖死活也不牵连你。”
昨天,主审法官对记者称,法院判决生效15日已过,判令给付的钱物,庞珲还没有拿出来。
法官
法律能主持公道
但难以弥合亲情裂痕
本案的主审法官说,法律是严肃的,讲的是公平公正,但亲情是有温度的,能融化心灵里的坚冰。可也有因为法院的一纸判决,出现父子反目、家人成仇的场面。
法官说,因为教育水平、生活条件等问题,可能家长的某些行为会让子女产生情感上的抵触,而这种抵触会随着代沟的扩大越来越强烈。但不管怎样,子女具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这种义务不仅是物质、经济上的赡养,更有精神上的慰藉。
据了解,法官已和庞珲的姐姐联系,希望通过调解,能弥合张老太和庞珲之间的感情裂痕。(文中当事人为化名)
(记者 赵强)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