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崛起新年回望:产业集聚 聚力中原

2013-01-08 06:09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中牟县郑州日产公司的工人在流水线上作业。记者 邓 放 摄

  中牟县郑州日产公司的工人在流水线上作业。记者 邓 放 摄

  在世界经济版图上,大量的产业集群形成了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经济马赛克”,世界财富大都在这些区域创造。

  如今,在中原经济区的新版图上,依托一个个产业集聚区形成的产业集群正在拔节速长、生机勃发——

  这里既是先进产业集中区、现代化城市功能区和科学发展示范区,也是改革创新试验区;

  这里正在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有力支撑,在加快信息化进程中探索着“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

  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

  1月5日,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天气寒冷,建设火热。半个多月前,13个汽车零部件项目在这里集体开工奠基,项目总投资约22亿元。

  截至目前,中牟汽车产业集聚区已成功引进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43家,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百亿元,将形成郑州汽车产业规模化、链条化、集聚化发展。

  产业集聚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

  省委书记卢展工明确指出,要“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推动集聚发展,培育和引进龙头型、基地型企业,促进同类企业、关联企业和配套企业集聚,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是省委、省政府根据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对未来发展战略和实现途径进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当前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时光回溯,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突袭而来,全球经济逆转而下。河南经济也到了一个兴衰进退的重要关口。

  要实现新跨越,必须走集约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构建“一个载体”、培育“三大体系”的跨越式发展思路就此确立,这个载体就是产业集聚区。

  4年发展,产业集聚区综合带动效应体现在一组数字上:2012年完成投资有望突破万亿元,占全省的投资比重达49%,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68%;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的比重达47%,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达280万人,比上年增加32万人。

  产业集聚区主要经济指标比重均占全省的40%以上,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昂起产业发展的“龙头”

  龙年伊始,由省长郭庚茂带队的4个观摩点评小组,来了一次“新春走基层”,在3天时间内深入18个市的47个产业集聚区。

  中原大地,一艘艘主导产业突出的“巨轮”已经起航——

  在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企业达69家,全部建有研发中心,其中省级以上研发中心26家;在民权产业集聚区,已入驻制冷企业20家、配套企业30余家,制冷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竞争优势日益突出;在鹤壁金山产业集聚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植保电子等项目纷纷入驻,初步形成了产业链完整、集聚度高、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截至2012年底,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达55个,超500亿元的产业集聚区达10家。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认为,在区域经济建设中,最重要的是使资金、能源等生产要素更多地向优势地区集聚,各种资源持续集聚能够带来新的增长力。

  这种增长力不仅体现在产业集聚产生的综合带动效应,也体现在因集聚而调整的产业结构上。

  2011年8月,河南省承接产业和技术转移合作交流洽谈会上,三分之二的合作果实被产业集聚区“摘走”,彰显了我省产业集聚区承载国际、国内高层次产业转移的能力。

  在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通过招商引资、招商选资引入新兴产业、优势企业,已成为我省各地推进产业集聚、调整产业结构的共同取向。

  全球代工业巨头富士康的到来,引导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条上的财富源源不断流向河南。2010年9月,富士康科技园项目进驻航空港区,不到一年时间,累计完成出口17.69亿美元。

  不只是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产业、食品工业……随着产业集聚区软硬环境的日趋完善,河南正成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高地。

  产城互动的“河南探索”

  土地流转给中鹤集团,村民每年每亩得到1200元钱;农民可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经过培训即可上岗;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天然气、暖气、自来水、绿地样样都有。这种“中鹤模式”是“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理念在浚县王庄镇的具体体现。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曾发表观点,“工业化就是农民脱离土地的过程,城市化就是农民进城的过程,这两个过程使我们的经济更加发展,社会更加和谐。”

  在河南,“产城互动”把这两个过程融合在了一起。

  《中原经济区规划》要求,“规划建设二、三产业集聚发展平台,以城镇功能完善吸引产业集聚,以产业集聚促进人口集中,形成以产兴城、依城促产、产城互动发展格局。”《规划》特别明确了我省近年来一直倡导和推进的“产城互动”发展理念,并将我省实践探索的产业集聚区、城市新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统一纳入产业集聚平台。

  “这表明国家对近年来我省持续探索实践的充分肯定。”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反复说明,“不同于工业园区、开发区,河南的产业集聚区是以若干特色主导产业为支撑,产业集聚特征明显,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吸纳就业充分的功能区”。

  在全省规模最大的新型农村社区滑县锦和新城,居民李心连和爱人都在社区附近的产业集聚区内上班。和他一样,很多原本打算外出务工的人员选择了在家门口就业。据统计,2012年全省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突破280万人。

  截至2012年三季度,产业集聚区对全省工业新增从业人员的贡献率为105.5%,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累计实施村庄搬迁工程1267个,搬迁村民23.3万人,绝大多数适龄村民在附近的产业集聚区就业。

  着眼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我省重点在县域内规划布局了114个产业集聚区,确保每个县(市)至少规划布局一个集聚区。所有在县城周边布局的集聚区实现了与城区联动开发,主干道路全部联网,多数县城的公交、邮政等市政服务已经覆盖产业集聚区,学校、医院、商业服务等城市功能设施围绕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产城互动格局初步形成。

  集聚、提升、发展,这是河南产业的光荣梦想,也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生动实践。

  2008年探索破题,2009年启动规划,2010年全面建设,2011年深入发展,2012年持续提升。

  2013年,河南产业集聚区建设已进入了提速增效的新阶段:这里正在成为县域经济的增长极、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开放招商的落脚点、就业增收的主渠道、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动机”。

  华夏腹地,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产业力量正在集聚、勃发!(记者 芦 瑞)

责编:安文靖
0

相关新闻

更多>>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娱乐圈男神女神当道,个个生的个唇红齿白倾国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为暑期档头一炮,其中隐藏着几枚重磅炸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