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起,郑州市陆续开通13条“招手停”微型公交线路。在家门口就可以上车,主要途经社区、医院和商场……从开通之日,微型公交获赞声一片。然而,与大家的叫好声相悖的是,微型公交上座率极低,即使在上下班高峰期,上座率也不足50%。被广为称赞的微型公交为何叫好不叫座?郑州市是否会取消微型公交?微型公交该如何走出困境?
体验
一辆微型公交,一天载客不超200人次
1月5日下午,记者在东风路中州大道站搭乘开往紫荆山的295路公交车,与在终点站就已满载的B1、B11等线路相比,295路公交车冷冷清清,只有司机和记者两人在车上。
到站停在路边,开门之后,无人上下车,从终点站到政七街红专路站。半年来,或许车长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公交车。
自去年3月起,郑州市率先开通4条微型公交线路,6月份,郑州市再添9条微型公交线路。穿越背街小巷,走各种偏僻的小路,在重点站牌统一停靠,其他站牌挥手才停,车速也快。开通之后,乘坐过的市民都对这种公交车赞不绝口。
可与赞声相悖的是,微型公交并不叫座。“上下班高峰期上座率不足50%,其他时间几乎没人上车。”郑州市公交公司一名负责人坦言,从6:30到19:30,刷卡加上投币的总额,也就100多元,客流量相对较大时,也不会超过200元。也就是说,一辆公交车在公交线路上来回走10次左右,上座量只有100多人,每个来回客流量只有十几个人。
析因
微型公交为何叫好不叫座
原因1
出行率最高的上班族没机会坐
“微型公交上座率过低,肯定是赔本运营的,但我们不能以利益来计算一条公交线路是否值得,要为整个郑州的交通考虑。”郑州市公交总公司运营处处长张捷说,微型公交线路都不长,都在8公里以内,而且主要经过社区、学校、医院等,而作为郑州市出行率最高的上班族,几乎没有机会乘坐微型公交。
一项调查显示,微型公交乘客以老人和孩子居多,其中老年卡占33.76%,学生卡占6.79%。而在整个公交车体系中,老年卡只占到7.79%,学生卡占到2.5%。
原因2
路线就为客流量不大的区域设计
“在设计之时,我们就考虑过客流量的问题,设计走的都是背街小巷,客流量不大。”张捷说。
记者在体验“微型公交”时发现,多条路线分为上行和下行,来回时的路线并不一致。“从家出门的时候可以乘坐微型公交去,可回来时,却不经过家门口了。”住在政七街的张大妈说,在同样的条件下,她宁可选择别的公交车出行。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