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收入 有服务 有善治 有舒适
新型城镇化要做个“四有青年”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
对于新型城镇化道路,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提出了以上诸多的要求。
针对这些要求,我省在建设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如何保障农民的利益?产城互动的新城镇是啥样子?12月8日,在中央党校报刊社、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开封市政府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城市管理高峰论坛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尹中卿等专家给出了答案。
一种描述
新型城镇化应具备4大特点
在中原经济区规划中,新型城镇化通过一章4节来呈现,足见它在规划中的地位。
规划从城市群建设、提升城镇功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城乡协调4个方面做了阐述,但新型城镇化究竟包括什么样的内涵和外延、该如何着手等,还需各方共同摸索和探讨。
论坛上,中央党校报刊社社长兼总编辑肖勤福认为,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应该具备“四有”的特点。
首先,要有收入。有了收入也就有了就业岗位,有就业岗位就意味着产业要跟城市同步建设。产业不发展,就业没岗位,收入不稳定,人就留不住。
其次,要有服务。各种各样的服务功能设施一定要齐全。
再次,要有善治。必须有一套合理的治理制度去加以引导、规范。比如社区自治怎么搞?社区的基层制度跟乡村的村民自治有什么区别?如果解决不好,人与人的关系处理不好,善治根本谈不上。
最后,要有舒适。环境、绿地、休闲、旅游等均要有空间,这样人在城市里生活才能够感觉舒适。
一种设想
建立城市绿色“海绵”系统,解决排水问题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说,新建的城镇,要能达到80%的人骑自行车上下班,这样就会是可持续、节约、节能的城市。
俞孔坚认为,上天都给了我们每个人一双美丽的大脚,但现在大家使用这双大脚的机会却少了,新的城镇化建设,就应该提供更多让大脚得以使用的机会。
同时,他认为新型城市化要有新型的基础设施,在排水系统、洪涝解决方案上,不应继续建立用水泥、水泵排洪的“灰色”基础设施。
中国沿江河城市的开发过程中,为保护城市安全都做了水泥防洪,结果导致50%的湿地丧失,所有雨水全部排到海里面。鉴于中国有400个城市缺水,所有的雨水都应该留在城市中。
俞孔坚建议,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排水设施不是靠管道,应该通过生态基础设施,建立城市绿色“海绵”系统。“海绵”系统就是要建立一套过滤、净化、自流系统,在城市公园、绿地都可以建设,这就是新的城市生态系统。
他认为,“海绵”系统一旦建成,不仅可解决地表水净化问题,还可起到供市民观赏等作用。
一种观点
51.27%的城镇化率是伪命题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尹中卿直言不讳地说,城镇化绝对不是单纯的城市空间扩张,也不能简单地追求统计数据的城镇化率。
当前,在城镇连续居住超过6个月的人,便成了城镇化率统计的对象,这类人被当成了城市人口。如果按照这种统计,去年年底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化率是51.27%,目前我国的城镇人口共有6.91亿人。
但是,51.27%的城镇化率,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这里面包括了外地农业人口、到大城市漂泊的人。真正提高城镇化质量,当前的紧迫任务不是盲目地扩大城区,不是盲目地追求统计数据上的城镇化率,而是要把农业转移人口转化为市民。农业转移人口的落户、享受同城同等待遇等极为关键。
一种建议
全方位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一方面要坚守耕地红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另一方面还必须要保障城镇化发展的必要用地,促进科学发展。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司长董祚继说,这是包括中原经济区在内的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两难问题。
董祚继建议,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用地方面,河南首先要转变观念和方法,全方位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节约集约用地不是朝夕之功,不仅要疏堵结合,还要尊重群众和基层首创精神,加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同时,应着力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着力推进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
一个提议
健全农村宅基地买卖机制
中原经济区规划提到,要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其中提到,鼓励和支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农民进城要增加资本,也就应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其他的集体经济权益有偿地流转和让渡,以土地承包权、宅基地和集体经济的财产权益的转让来支付迁移到城镇定居的居住、生活成本。“他把自己农村的宅基地卖了,便有钱去城镇购房了。”尹中卿说,如果想解决农民进城的资金问题,就应该健全农村的宅基地买卖机制,鼓励和支持落户到城镇的居民退出在农村的宅基地和房屋。 (河南商报记者 陈清利)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