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伴锨而眠,等活儿。 首席记者 陈晓东 摄
立交桥下成了等活儿农民工的聚集地。 记者 温中豪 摄
郑州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内空荡荡的,找不到农民工的身影。 记者 温中豪 摄
宁站桥下也不去人力市场
农民工桥下揽活,催生卖饭的、写招牌的等“第三产业”
“擅长烩面、扣碗”“大米、炒菜”……在郑州市二马路和解放路交叉口附近的立交桥下,写着上述字样的纸牌,摆在打零工的民工脚前。
“老板,找啥人?”只要记者在他们面前稍一停留,马上就有人围了上来。
在这里找活儿的民工真不少:沿解放路向西足足站了三四十米,有八九十人在此找活儿,以至于带动了卖饭的、写招牌的等“第三产业”。
这个由农民工自发形成的农民工市场,至今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在打零工的民工和用工单位中人气颇高。“在非法劳务市场求职用工,既不安全也不合法”,桥下诸如此类的警示条幅随处可见。虽然有关部门对此颇为头疼,并多次取缔,但市场至今依然存在。
在这个自发形成的劳务市场的北侧,是郑州农村人力资源市场。
昨日上午,记者走进市场大楼一楼宽敞的求职用工大厅,虽然暖意融融,地板砖明光发亮,但里面却没见到求职的农民工,成排的座椅空荡荡的,没一个人。两名用工单位负责招聘的女孩,在阳光下打瞌睡。
“农民工可以随便来这里求职,不收任何费用。”市场一名工作人员说。
析因 建好的市场为啥引不来人?
农民工:市场里面暖和,可到里面找不到活儿啊
找活儿农民工老宋说:“为啥都好来这个地方?这个地方离火车站、汽车站都近啊,我们这些外地人,都知道这个市场,下了车走不几步就到了,多方便啊。”
另一名应聘烩面师傅的民工说:“都知道这个市场,需要零工的单位都到这里找。虽然北边的人力资源市场里面暖和,可去了里面找不到活儿啊。既然这里站着一堆找活儿的,谁也不会舍近求远跑到人力资源市场里面找人。”
“我们来这是找活儿干,不是来享受的,只要能早点找到活儿,冷点怕啥。要怕冷,就呆在老家不出来了。”来自漯河的民工张红民笑着说。
郑州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办公室宋主任说,当年把郑州第二人民医院搬走,在医院原址建这个人力资源市场的目的,就是想吸引在马路边找活儿的农民工,但从目前看还没达到这个目的。
宋主任分析说,市场里的招聘企业对用工要求较高,而农民工大都是打零工的,大都属于低技能、低文化、高年龄,不符合用工要求。以前也想着在市场里建个零工市场,可这个规划后来搁浅了。
由于农民工站在马路边很容易找到工作,所以他们就不愿来人力市场。“他们站在路边,有人相中立马就走,找活儿几率高。”宋主任说,民工在马路边自由惯了,想躺就躺,没事时抽烟打牌,可在人力资源市场里是不能这样的,他们觉得不自由,就更不愿来这里了。
观点 能否在大桥下建个“民工劳务市场”
这是由市场规律决定的,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
连日来,记者在郑州市多个大桥下民工聚集的地方调查发现,民工之所以选择在这个四面透风的地方揽活儿、睡觉,是因为这个地方最容易找到工作,“凡是立交桥下,都是大路口,四通八达、车流量大,容易找到活儿。”在中州大道郑汴路立交桥下,来自睢县的民工老朱说:“我们也想找个便宜的旅店休息,可你住里头,谁找你干活啊。”
而在中牟民工马双羊看来,大桥下是他们最理想的“职介所”,在这里睡觉休息不是目的,能随时找活儿,才是吸引民工扎堆于此的最重要原因。
“郑州市三环、四环的大桥下,有很多民工,整个郑州市,像这样干活的民工得有上千人。”马双羊说,他们在大桥下找活儿,已经十几年了,而用工的单位,也都知道了到大桥下找零工好找,就这样慢慢形成了现在的沿环线分布的零工市场。
对于民工把大桥下当成“职介所”的现状,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宋向清说:“现在看来,大桥下是民工天然的求职地,政府部门几十年驱不散二马路的民工劳务市场就是明证。而这也是由市场规律决定的,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既然民工需要这个自发形成的市场,政府何不因势利导,在符合相关城市规划政策的前提下,在民工聚集较多的大桥下,划出一块地,建个简易的小型民工劳务市场,并给予完善规范,配置简易宿舍,便于民工揽活儿、休息。”
最新进展
警方认定:
死亡农民工无外伤 排除案件可能
昨日下午,记者从郑州市公安局获悉,郑州中州大道郑汴路立交桥下一民工死亡后,该辖区未来路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然后通知了法医,经法医现场确认,死者无外伤,排除案件可能。目前,死亡民工尸体保存在医院太平间。
对于死亡民工的姓名、居住地等信息,民警表示,目前正在核实中。因为去世农民工身上缺乏身份证件等有效信息,警方正通过走访群众调查尸源。
记者昨日从开封市公安局获悉,郑州警方昨日已赶赴开封杞县查找死亡民工的家庭信息。
(记者 温中豪 张丛博)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