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超现场演示他发明的这个装置的用法
河南商报记者 陈亮/摄
人掉入机井,往往因井口狭窄而影响救援,等人救出来已经不行了。
这个场景,触动了张守超,他发明了一种“细口深井打捞器”,能够代替人下井。这套设备很简单,有两部分组成,固定器和救生舱,他希望能帮助需要的人。
河南商报记者 邢军 段睿超
契机
偶然机会,他萌发了念头
41岁的张守超是一名钢厂的机械维修员,现居郑州。他说,自己平时喜欢做一些东西,“有些东西用在生活中很省劲儿。”
今年的8月18日,张守超在电视上看到一件事儿:一个小孩掉进维修中的空调井里,狭小的井口给救援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当时还面向全国征集救援方案,但最后小孩也没成功救出,看着心里可难受。”没过多久,他又看到了相同的事,又有孩子掉井里了。
“能不能做一个东西,可把人成功救出来?”有想法后,张守超便将手头的工作放下,试图做出这种东西。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多月后,一个被他称为“细口深井打捞器”的装置成形了。
展示
巧妙设计,“能将人安全救出”
这个看起来很奇怪的装置,到底该怎么用呢?
前天下午,在郑州市经开区的一处空地上,张守超演示了他发明的打捞器。打捞器由“固定器”和“救生舱”两个主要部件构成。固定器是一个有关节的框形东西,一根长约30米的钢丝将框与一个螺纹松紧器连接在一起,人在一端,转动螺纹松紧器,钢丝收紧或放松,框子可以张开闭合。
张守超说:“框子下到井中后,可以卡住人的头部,让人不再往下沉,防止溺水。”他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在框内安装送氧设备和摄像头,方便地面施救人员观察被救者的状态。
救生舱则是一个长约1.7米的钢桶,有大中小三个,营救时可根据井口的粗细,使用不同的救生舱。在救生舱的顶部,有一根气管伸出;救生舱底部则是一个汽车内胎,被一张硬纸卡住,与救生舱内部契合。
张守超介绍,等救生舱的底部摄像头观察到人完全进入后,顶部的气管就开始充气,硬纸板在遇水后会变软,鼓起的汽车内胎可以直接把舱底封死,固定着人的脚部,这时,就可以把人救出来了。
市民
发明很好,希望早日得到应用
在张守超傅的演示过程中,不少途经此地的市民都好奇地围了上来,询问打捞器的情况。
“这是干啥用的啊?”一位散步的大妈问。“这是我发明的‘细口深井打捞器’,专门救掉时机井里的小孩儿的。”张守超自豪地说。
“好!前几天报纸还报道过,黄河边上一个小妮儿掉到机井里了,救了好久都没救出来。”大妈说着,走上前来看张守超的演示。
其实,大妈口中所说的那件事,正是河南商报今年7月份报道的。7月8日,在郑州黄河大堤附近的小树林里,一名2岁的幼女在摸知了的过程中失足掉进机井。
由于没有专业的救援设备,只能将身材瘦小的孩子倒挂顺到井中,如此反复多次,找了几名少年下井。遗憾的是,经过12个小时的救救,小女孩被从井中捞出,已经没有了呼吸……
“如果可行,应该早点应用,救更多的人。”在看了张守超的演示后,市民陈先生说。
其实,早在2009年,河南鹤壁一消防员就发明了井下“打捞器”,但此后并没有大面积推广。此次,张守超的发明,在一名消防业内人士看来,仍然不成熟。
“一种救援器材的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做大量的检验、论证,再实际检验,最终才能大批量生产。他的发明只能算是一个雏形吧,暂时还无法投入使用。”上述消防业内人士说。
(邢军 段睿超)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