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的球迷
谁也不会想到,降级的居然会是建业。尽管这支球队在进入中超的前两年就在保级,但之后却进入了一个稳定的上升期。
为什么,建业这么好的人员配置,却打成这样?为什么,建业的高投入却换来低回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毕竟,即便身处中甲,建业也需要稳定而规范,才能发展。
这些问题,或者说所谓的反思,希望给建业征战中甲能有一点点帮助。
领军人才需专业
导致建业降级的问题,其实在冬训前就已经呈现。一个不知所谓的人事安排,注定建业的2012年将是一个多事之秋。
任命对足球一点不懂的张少鸿分管足球,弃郎效农不用,任命足球外行朱红亮任俱乐部总经理。这样的人事安排,让人摸不着头脑。事实证明,从不懂到懂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代价是必需的。张少鸿选择了维斯雷恩,维斯雷恩带着建业一步步走向降级。朱红亮不了解球队和球员,所以尽管花钱不少,但收效甚微。
一个不会开车的,怎么可能在F1赛道与车手们同场竞技?失败起于源头,建业降级,赛季之初就已注定。
换帅需当机立断
维斯雷恩怎么样?成绩说话。建业给了他足够多的时间,他自己对下课应该也不会有什么话说。
当然,他的水平另当别论,毕竟他在澳大利亚国青队的成绩是不错的,也许在中国水土不服。但不管怎么说,成绩不好,该下课时就得下课,这事犹豫不得。但是,建业的表现却是优柔寡断,全没了2011赛季把金鹤范拿下的决绝。如果在联赛半程换帅,那么还能给新帅更多的缓冲时间,也许又是另外一个结果。
当初选择这个教练时,就有些“拍脑袋上马”,而且还是一个人过来“单练”。成绩不好时,又没有下定决心换人。建业在保级之路上一错再错。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