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诺奖“擦肩”的中国作家

2012-10-12 06:28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昨晚,遥远的瑞典传来喜讯,莫言与诺贝尔文学奖正式结亲。这是现实的荣光,也是历史的期许。近一个世纪的翘首,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作家之间若有若无、似假非真的触碰,也让人对这份长缘无限感怀。

  鲁迅

  “郎有情,我无意”?

  1927年,来自瑞典的探测学家斯文·赫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注意到鲁迅的文学成就。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便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鲁迅好友台静农发信询问鲁迅的意见。9月25日,鲁迅回复:“诺贝尔奖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不过,诺奖评审马悦然在一次讲座上对此进行了辟谣:“我查了瑞典学院档案,敢肯定地说这只是谣言。”而据鲁迅好友台静农的回忆,提名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看起来更像是一场朋友们单方面的好意:1927年,听说在北大任教的瑞典人斯文·赫定想为中国作家争取一个名额。当时有人积极推荐梁启超,而刘半农则属意鲁迅,便嘱咐台静农出面函商,才有了后面鲁迅的回信拒绝。

  老舍、沈从文

  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在老舍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老舍之子舒乙公开了父亲与诺贝尔文学奖的往事:1968年,瑞典派驻华大使,遍寻老舍身影不得,才知老舍早已去世(老舍1966年去世)。由于诺奖不颁给已故之人,老舍与诺贝尔失之交臂。

  舒乙的说法来自挪威女汉学家伊丽莎白·艾迪,1979年初春艾迪来华,在与友人交谈中提到“那一年本来已决定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中国作家老舍”。可是在2000年香港《明报月刊》记者向艾迪求证时,艾迪回复从未谈到老舍,她谈的是沈从文。

  沈从文肯定会获奖?马悦然在2007年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这个本不该告诉你,不过现在时间过去很久,我可以告诉你。记得那是1988年5月10日,如果沈从文那个时候还活着,10月肯定就会得奖。”

  李敖、高行健

  爱我还是他?

  2000年,曾传说李敖在1月底正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审核小组通知,被提名为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他的长篇历史小说《北京法源寺》便是这次提名的重要依据。

  不过,现在看来完全就只是传说了。诺贝尔评委会规定50年不可对外公布提名名单,审核小组一说自然不成立。况且,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历史上,没人能仅凭一部作品获奖,李敖又何能获此殊荣?最后,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情定法籍华裔作家高行健。但瑞典文学院、法国都认为他是法国人,他本人也这么认为。(见习记者 梁宁)

责编:周艳博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娱乐圈男神女神当道,个个生的个唇红齿白倾国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为暑期档头一炮,其中隐藏着几枚重磅炸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