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我省科技领域喜讯频传:9月7日,安阳举行新闻发布会,由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持完成了“二倍体棉花-雷蒙德氏棉的全基因组草图”,标志着我省在棉花基因组学研究领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9月9日,新乡高新区获国务院批复,升级为我省第5家国家高新区,使我省拥有国家级高新区数量排名中部六省第一……这些成就,展示了我省在自主创新领域的快速前行步伐。
中原经济区建设方略,带来了河南振兴的巨大契机。实现跨越发展,关键在于自主创新。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四个重在”的要求,全面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了一系列科技创新领域的重大突破和成就,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解难题,破瓶颈,走“三化”协调发展新路
建设中原经济区,核心任务是探索“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这是破解河南发展难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科技创新是动力,科技创新是活力,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哪一“化”也离不开科技创新。
许继集团的发展最具说服力。这家充满创新基因的企业已经成长为我省非资源型高新技术企业的龙头。由许继承担的“特高压直流输电装备关键技术研究”,是全省第一个重大科技专项,攻克了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和换流阀等20多项重大关键技术,创造了6项世界第一,不仅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等多项大奖,还成为7项高压直流输电国家标准的参与制定单位。有了一大批自主研发的创新成果支撑,许继力压西门子、ABB等国际巨头,连续中标多项国家重点直流工程,获得合同总额近100亿元。
这样的例子在我省工业领域不断涌现:据省科技厅统计,仅2011年我省就新启动实施了煤制乙二醇产业化技术研发等18项重大科技专项,新增产值355.97亿元。2012年,我省又启动实施23项重大科技专项,组织实施了30个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
盛夏时节,我省小麦生产再迎丰收,有力支撑河南粮食总产实现“十连增”。骄人成绩的背后,凝聚着我省农业科技创新的丰硕成果——
通过良种培育,我省成功实现了主要粮食品种更新换代。其中“百农矮抗58”累计种植面积达1.5亿亩,增加效益150亿元,成为全国第一大小麦品种;“郑麦366”成为国内优质强筋小麦第一大主导品种;玉米新品种“浚单20”全国种植面积累计推广1.32亿亩,被温家宝总理亲自命名为“永优”。由高新科技支撑的“中原大粮仓”,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我省还新启动实施了“超高产玉米育种”、“豫南稻区籼改粳技术”、“玉米收获机械关键装备研发”、“新型复合微生物肥料研发”等重大科技专项,全方位助推我省粮食持续稳产、增产,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正日益凸显。
城镇化发展滞后,是制约我省“三化”协调发展的主要矛盾,在实现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同样需要科技创新。中信重机公司自主研发的“利用水泥窑处理生活垃圾的工艺技术及装备”,完全实现了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一条生产线可日处理垃圾500吨。事实证明,科技创新是民生,科技创新是未来,通过技术突破来解决各种“城市病”,是打破城镇化和城市发展“瓶颈”的有效手段。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