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王成租住在郑州白庙村,冬季取暖靠煤炉。而今,他住在威尼斯水城,冬天用暖气,屋里温暖如春。10年间,郑州供热面积从1037万平方米到现在的3300多万平方米,增加了2倍。
市民感受
从煤炉到暖气,感觉美极了
2002年,河南信阳的王成,带着梦想来到郑州,跟着父母在郑州做生意。那一年的冬天,他感觉郑州特别冷,好在父母在租住的民房里生起煤炉,才显得不那么寒冷。
“五六十平方米的房子,放一个煤炉,取暖效果可想而知。”王成说。
经过多年的努力,2009年初,王成在郑州市桐柏路威尼斯水城购买了一套130多平方米的房子,第二年交房后搬进新房。
“2011年,我们小区第一次供热,感觉美极了。”王成说,就害怕冬天不暖和,他专门花了1万多元,把暖气片换成了地暖。
“虽是第一年供热,效果非常好,室温最低22℃,最高27℃,穿着单衣都不觉得冷。”他说。
员工感叹
从单独供热到互联互通
师金生1996年进入郑州热力公司。一路走来,他见证了郑州热力的10年发展。他说,从2001年到现在,尤其是2009年以来,郑州热力发展非常迅猛。
师金生说,以前,市区各个热源厂都是单独供应一片区域,相互之间没有互联互通,“那时,如果一个热源厂出了问题,其他热源厂即使有富余,也没法支援。”
从2009年开始,郑州热力热源首先实现互联互通,形成大热源格局,适应郑州发展的新形势,对供热发展非常有利。
“我们只负责管好郑州热力供热范围内的主管网,分公司只管庭院管网和换热站。”师金生说,这样,供热分公司可以解放出劳动力,有更多的精力管好庭院管网和换热站。
正是热源互联和管网管理分级,为郑州热力大发展做了最好的铺垫。
十年之变
硬件、服务发展迅速
据郑州市热力总公司负责人介绍,10年来,尤其是最近3年,郑州热力发展迅猛,不仅表现在硬件设施建设上,在服务上也发展迅速。
2009年,郑州市热力总公司开始筹划建设智能调度系统,2011年初次投入使用,效果明显。
“大调度能实现在办公室对远端阀门的调控、流量分配。”该负责人说,现在,郑州市560多个换热站安装了智能调控系统,占换热站总数的70%,其中400多座可以进行智能调节,占换热站总数的50%。
为解决物业捆绑缴费问题,从2010年开始,郑州市热力总公司开始试点银行代收费。
“今年,最早可享受银行代收费服务的用户7月30日已经缴费。”该负责人称,这样不仅减少了物业收费环节,避免物业公司和业主产生矛盾,还解放出来一部分生产力,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河南商报记者 熊玉伟)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