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4孝”发布 能做到一条就尽量做一条

2012-08-15 06:12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河南省民政厅老龄处公布数据显示:目前,我省有60岁以上老人1200万人,空巢老人近50%,其中,有4万多位老人住在养老院。这意味着,2个人中,差不多就有一位老人,因子女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离家后,需要守“空巢”。

  【官员】

  新24孝易懂易行 有创新

  省民政厅老龄处处长田开胜说,新“24孝”行动标准,是根据社会现状综合研究之后出台的,不强制实施,而是倡议性质。

  与传统的“24孝”相比,此次出炉的新“24孝”更简洁易懂,朗朗上口,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等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

  “比如给父母打个电话、做个饭、看场电影,这些行动标准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体现了时代性,也有创新意义。”田开胜说,这些行动大家很容易做到,而在这个过程中也能体现出孝心,温暖老人的心,也能促进社会和谐,家庭融合。

  “新的‘24孝’可行性很高,里面的事情也很容易做到,孝敬父母,关键需要用心用情,其实量力而为,能做到一条就做一条,都能为自己最亲近的人尽一份心。”田开胜说,我省每2年也会评选一次十大敬老楷模,给大家树立敬老爱老的榜样。

  【专家】

  新24孝有现实意义

  对于新“24孝”的发布,河南大学教授、博导、中国神话协会副会长、中国地域文化协会副会长高友鹏表示欢迎和赞赏。

  高友鹏说,新“24孝”发布后,社会上有一些不同声音:指责其制定者为“老封建”的有之,指责其“画蛇添足”的有之,指责政府推卸养老责任的有之。

  “人人都会老,孝道既是对历史和昨天的维护,也是对明天的保障。”高友鹏表示,进入近现代,中国备受欺辱的历史让公众开始反思古代社会和文化,许多好的传统一并被作为封建余孽推翻,二十四孝也受到了巨大冲击。“这其中存在一个‘正本清源’和‘矫枉过正’的问题。”高友鹏提出,现在社会养老问题日益显现,不少人有钱养情妇、以慈善为名捞名利,却没有钱和时间孝敬父母。因此,新“24孝”的出炉,有着毋庸置疑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高友鹏坦承,因为种种原因,当今国内的养老问题十分严峻。而新“24孝”并非法律,其作用以倡导为主,并不能完全解决一系列养老问题。不过,新“24孝”的出台给政府的养老工作敲响了警钟,希望相关政府部门引起重视,尽早出台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责编:李娅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娱乐圈男神女神当道,个个生的个唇红齿白倾国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为暑期档头一炮,其中隐藏着几枚重磅炸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