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
几位老太太,轮流照看子产墓
然而,保护却充满了无力感。
在子产墓的西南方悬崖边,曾有一景被当地百姓称为“老婆顶石”。相传子产生前爱民如子,死后无钱下葬,玉帝知悉后甚为感动,便派炼石仙母运送石头为子产建墓。仙母头顶石头披星戴月运了好几趟,最后一趟,刚到山腰恰逢鸡叫,变化不及就化为石头凝固在陉山上。
这一景曾被当地人津津乐道,但是现在,它消失在了隆隆的采石声中。它的命运,让李铁城更加担心子产墓会重蹈这一覆辙。
他的担心不无道理。这样一位先贤古墓,如今只有几位老太太在轮流照看着。
7月25日,墓旁的子产庙内,王彩云、王秀荣、孔省恩热情地拿出蒲扇,让记者坐下休息。三人中最小的72岁,最大的已80岁。
“1993年村民凑钱,在原址复建了这座庙,来照看子产墓。”王秀荣说,现在,几个人轮流上山。对于山下的轰鸣声,她们痛恨,却无能为力。
由于地处新郑和长葛交界处,郑州和许昌两地都将子产墓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秀荣她们希望,两地政府能联手还子产墓一份清净。
那么,子产墓该如何保护,郑州和许昌两地的主管部门对此又是个什么态度?
说法
缺乏强制执法权是最大的制约
7月24日,新郑市副市长刘五一带领市文物、国土、公安、安监以及观音寺镇政府六个单位负责人,组成联合调查小组前往陉山子产墓查看情况。刘五一上山时还摔了一跤。
然而,一行人在查看一家采石场时,竟被老板拒之门外,20多分钟后才得以进入。
新郑市旅游和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1987年,子产墓被郑州市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时,其保护范围以子产墓冢边线向西、北向外扩20米,东至子产庙东围墙,南至沟沿。去年,将保护范围调整为东西400米,南北430米,以子产墓冢为中心坐标,向东、西、南均至断崖,向北250米至山坳。
“我们下发过多次整改通知书,但他们一直不执行。”上述工作人员称,缺乏强制执法权是最大的制约。
新郑市国土局矿管科工作人员说,陉山在新郑境内目前有两家采石场,一家是观音寺镇贾庄采石场,另一家是诺金采石场,“前者的采矿许可证在2010年12月份已到期,后者将于今年12月到期,到期后也不会再延长。”
“没有强制执法权,我们也很难办,有时我们的执法车辆和工作人员也会被对方扣下。”新郑市国土局执法三中队的韩队长说。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