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坦言不想当榜样,成功“不容易复制”
记者:香港中文大学的志愿是自己报的还是家人报的?跟清华大学相比更倾向哪一所?
佳乐:我自己报的,不过经过爸爸同意。肯定是(选择)香港中文了,视野更国际化,学历全球认可的。
记者:不到15岁,到离家那么远的地方上学,担心不?
佳乐:不担心,我适应能力超强,我不想让他们送我。觉得应该都差不多吧,反正都不是家里。
记者:你觉得自己成功不,有诀窍不?
佳乐:只能算是阶段性成功吧。没啥诀窍,我觉得这是必然的,因为我是最努力的,这种努力不是指学习时间有多长,而是专心的程度、学习的效率,努力的方向也对。
记者:你觉得这种成功能够复制吗?
佳乐:应该是很难吧。我很烦别人把我当学习的榜样,也不愿意传授所谓的“学习经验”,对别人不一定适用,说不定还误导。我哥哥大我2岁,现在才上高二,成绩也没有特别突出,我们俩天天生活在一块还不行呢,别说其他人了,不好复制。
记者:有人把你称为“神童”,质疑你成绩考得好最终不一定能成功。
佳乐:神童?没觉得。成功?这不一定吧,也得看个人的努力,自身的综合素质,发展方面,适应能力吧。
记者:对学业和未来有啥打算?
佳乐:本科我想学双学士,大二的时候学校有个交流计划,争取去麻省理工学院读书,还是想学习物理和数学方面的专业。毕业了还是要回来。
(记者 尚杰 实习生 刘超 文图)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