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辆面包车已被拍卖,但尚未被买主开走
两辆尚未提走的面包车,一辆后面破损,另一辆车轮完全没气
中牟县公开拍卖超编公车,43辆车卖了39.11万元,平均每辆车9000多元,其中一辆面包车只卖了1600元,比估价还低。
此事被各大网站迅速转载,很多网友戏称“公车卖出了废铁价”。
昨天,中牟县相关部门做出回应,称被拍卖公车很多接近报废,车况较差,而且多是面包车,所以拍价不高。
报道
中牟拍卖公车,网上引发争议
昨日,郑州一家媒体刊登了这样一篇新闻:《中牟公开拍卖超编公车,实现国资增值53.2%》。
报道称,为进一步深化公车治理成果,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近日,中牟县由县纪委牵头、县国资局承办,采取“三公开”措施,公开拍卖了43辆超编公车,实现国资增值53.2%。
另据了解,6月27日一天收齐了所有拍卖车辆,6月28日、29日进行了两天的车辆预展,由拍卖公司员工接受竞买人的咨询,共有40余名竞买人办理了竞买手续。
拍卖当天,竞买人共同全程参与,竞买过程全程录像并拍照,县纪委、县国资局全程监督,确保整个拍卖过程阳光透明。
经过多轮竞价,所有车辆全部成交,成交总金额39.11万元,增值率达53.2%。
新闻只有数百字,刊登版面也不显眼,但却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新闻的当事方,中牟县纪委、县国资局随后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众多网友几乎一边倒地质疑当事方在“贱卖国有资产”。
网友
每辆车不足1万,是卖车还是卖铁?
网友的质疑并非无理取闹,而是新闻透露的信息给了他们很大的想象空间。
“43辆车,成交总金额只有39.11万元,每辆车9000多元,难道拍卖的都是三轮车?”网友问。
网友@来吧传说:43辆公车拍卖了39万多元,中牟县卖的是公车还是废铁?
网友@金大闲人:中牟县搞个公车拍卖,43辆车卖了39万多元,每辆车9000多元,这哪儿叫拍卖,简直叫白卖、白送,老百姓没意见,那是不可能的。
网友“翔七”的质疑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为什么这些超编公车会叫出这样的低价,是物有所值,还是存在猫腻低价贱卖国有资产?其次,如何界定这些超编公车,为什么超编的都是所谓的“破车”,还是借公车治理之名大肆购车?最后,整个估价拍卖过程是否公开透明,能否经得起监督,会不会又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走秀”活动?
回应
车况不好,六成是面包车
网上的质疑和评论汹涌而来,也让中牟县纪委和县国资局蒙了。
“本来是个正面报道,怎么惹来这么多事儿?”一名工作人员不解地说,“如果真有暗箱操作,我们捂还捂不过来呢,怎么可能会去报道?”
他说,县纪委和县国资局当日上午就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如何回应,以消除影响。昨天下午,两家单位联合召开了一场媒体见面会,通报了此次拍卖的有关情况。
中牟县纪委廉洁自律办公室负责人师永涛说,本次公开拍卖的超编车辆,是在全县公务用车专项治理中被清理出来的。43辆车中,昌河、长安、解放等面包车共26辆,占拍卖车辆的60.5%;桑塔纳等轿车15辆,占拍卖车辆的34.9%;尼桑皮卡等小货车2辆,占拍卖车辆的4.6%。
“这些车的共同特点就是,油耗高,维修费用较高,很多已接近报废年限。”师永涛说。
通报
最高卖了31500元 最低的拍了1600元
通报中,还附录了43辆车的详细信息,如车牌号、型号、登记日期、车辆情况、评估价和成交价等。
成交额最高的为31500元,是一辆2004年2月登记的日产轿车,车牌号为豫AR9753。
在这份表格中,有两辆车估价只有1000元。其中1997年9月登记的一辆红旗轿车,最终成交额为2200元;另一辆哈飞面包车,成交额为2600元。
师永涛说,那辆红旗轿车已使用了15年,问题多、费油,车况很差,基本没什么维修价值了;面包车的行车证丢了,很久没开,是被拖过去拍卖的。
不过,另一个现象让人不解。
商报记者从这份表格中看到,成交价最低的是一辆豫AP2062昌河面包车,成交额只有1600元,车辆已使用近10年,被描述为“右后有破损”。
而这辆车的估价为2200元,很多人怀疑,“咋说恁便宜?”
师永涛解释说,这是开拍的第一辆车,但一轮过后仍没人应拍,流拍了。
很多人不愿意要,后来又进行了第二轮,才有人接手。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