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钧瓷成为国礼 文化产业大有可为

2012-06-16 08:15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河南钧瓷成为国礼,也成为河南文化的一张名片

  河南钧瓷成为国礼,也成为河南文化的一张名片

  河南商报记者 邓万里/摄

  河南商报记者 齐亚琼

  河南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宝丰赵庄的魔术、禹州的钧瓷、汝州的汝瓷、濮阳东北庄的杂技、温县的太极拳、开封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开封的汴绣、镇平的玉器等。

  近年来,河南正发力,促使这些极具经济价值的文化资源发酵、蜕变,进而推动我省文化产业品牌意识集体觉醒,涌现了一批文化产业名片。

  缩影

  大宋官窑的“国礼”之路

  瓷器是最被世界接受的中华符号之一,在“宋代五大名窑”中,汝窑、官窑、钧窑三大名窑均在河南,一度成为皇室专用贡品。

  然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河南的这些宝贝虽然在全国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缺少美誉度,没有形成叫得响的品牌。

  随着以荣昌钧瓷坊为代表的大宋官窑高端品牌频频“出镜”,河南文化产业的“老树虬枝”日渐焕发新生,吐露新芽。

  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上,意大利总理蒙蒂收到一份特殊礼物——“河南制造”钧瓷作品“九五至尊”。

  今年6月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向普京赠送了一份钧瓷“国礼”。细心的人发现,这份国礼是“河南制造”。

  此外,美国前总统老布什、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等也与河南钧瓷结缘。

  除了在国际视野中频频凭“国礼”身份亮相,以大宋官窑荣昌钧瓷坊为代表的河南钧瓷,还在商业消费市场赢得了极佳口碑。

  2010年4月,中国元素奢侈品首届年会,发布了中国元素十大奢侈品品牌和中国奢侈品新锐品牌及最具潜质的奢侈品,以创作钧瓷国礼“祥瑞瓶”、“乾坤瓶”、“华夏瓶”等闻名于世的河南大宋官窑钧瓷名品入选“中国十大奢侈品”。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钧瓷是我国古代名瓷之一,10余次入选国家重大国事和外事活动国礼,目前已成为河南乃至我国的“国宝级”文化名片。

  群体

  品牌意识集体觉醒

  以大宋官窑荣昌钧瓷坊为代表的河南钧瓷得到国际认可,仅是河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河南文化产业品牌意识集体觉醒的体现。

  在“中国玉雕之乡”镇平,玉雕呈现规模化发展态势,玉器生产和销售组织化程度渐高,工艺水平也一步步提升并获得国际认可。

  作为全国玉雕行业仅有的两名全国人大代表之一,吴元全记得,今年北京两会期间,在北京河南大厦见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时的情景。3月3日上午,李长春到北京河南大厦,亲切看望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河南团代表。当时,吴元全向李长春汇报说,近几年,南阳玉雕产业甩掉了过去“粗大笨”的帽子,成为一个集探测、工贸、产学研于一体的全国性玉器综合集散中心。目前全国玉器生产企业里,唯一一个“中国名牌”,就在南阳。

  “伸手摸秦砖,抬脚踢汉瓦。”我省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宝丰赵庄的魔术、濮阳东北庄的杂技、温县的太极拳、开封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开封的汴绣、汝州的汝瓷、禹州的钧瓷等,都是极具经济价值的文化资源。

  可喜的是,近年来,我省文化产业品牌意识开始集体觉醒,涌现了一批文化产业名片。

  期待

  河南“文化牌”将打得更响

  今年3月份,网友“老辛”发帖称,河南作为文化大省,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深厚,应该规划一下,瞄准高端产品,打出河南的文化品牌。

  北京大学叶朗教授指出,中国积累了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本,启动这些文化资本,就有可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此观点之于河南亦如此。

  专家认为,河南省文化产业必须在创名牌上做文章。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竞争力,品牌就是效益。如果没有知名品牌,河南文化就没有知名度,没有影响力。因此,河南文化资源这棵“古树”焕发生机,需要“品牌”来助推。

  建议

  乘势抓住黄金期

  提升文化产业“含金量”

  国内文化产业经过10多年的培育发展,成为政策、资本、民众关注的活力型产业。业界断言,文化产业正迎来真正发展的黄金期。

  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曾撰文称,河南文化产业历经孕育期、发展期、成熟期,如今开始步入收获期。

  今年3月,李长春看望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河南团代表时说,发展文化产业,大有可为。现在正值文化产业的黄金时期,一定要在文化产品的附加值上狠下工夫,多出精品力作。

  虽然我省一大批文化产业品牌意识开始觉醒,但我们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艺术品所蕴藏的巨大产业能量、GDP能量和现在取得的现实发展成果还不相匹配。如何进一步提升河南文化产业的“含金量”,河南会涌现哪些标杆企业,会不会出现像迪斯尼一样的全球文化巨擘?

  有关专家分析,应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夯实制度基础。要理顺政企关系。对于公益性文化事业,政府要做好主导,不断加大投入。对于经营性文化产业,政府要放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文化企业的公司制改造,使之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此外,鼓励和支持文化产业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对特色文化产业进行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使河南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责编:李婷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娱乐圈男神女神当道,个个生的个唇红齿白倾国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为暑期档头一炮,其中隐藏着几枚重磅炸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