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女士家的房子漏水已经3年了,因用不了物业维修基金一直没修成。河南商报记者 邓万里/摄
河南商报记者熊玉伟
交工仅10年的房子,外面不下,屋里还在滴答,这是郑州一居民的遭遇。而深圳的一位读者反映,她入住10年,房子漏了10年,现在想自己找人维修,都不知道该相信谁。昨日,河南商报开通的建筑工程渗漏热线热遍全国,除河南外,广东、安徽、北京、辽宁、新疆、厦门等十几个省市读者纷纷来电,不少人反映防水行业混乱,缺乏有效监管,是建筑工程渗漏的主要原因。
河南商报建筑工程渗漏热线13592616229继续开通,如果你家房子漏水或者你知道防水行业内幕,欢迎拨打热线参与讨论。
案例1
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
“我家房子都漏水两三年了,至今没维修。”昨日上午,郑州市民尤先生看到河南商报开通的建筑工程渗漏热线后,打电话向记者述说了他的遭遇。
尤先生2002年在郑州市英协路与商城路交叉口附近购买了一套房子,房子位于12楼,是顶楼。2008年,尤先生把房子装修后就搬了进去。2009年,尤先生的房子开始漏水,只要一下大雨,墙顶就湿漉漉的,有时还会滴水。天晴之后,潮湿房顶干燥后就开始起皮脱落。
尤先生找到置业公司,置业公司让他找物业公司,物业公司的负责人表示房屋防水超出了保修期,只能动用房屋维修基金。
“动用房屋维修基金,需要楼栋全体居民签字。”尤先生说,只有他家房屋漏水,楼栋很多居民不愿意签字。物业公司称,如果没有整个楼栋居民签字,他们就没法动用维修基金。
案例2
居民奔走3年,没能用上维修基金
郑州市民赵女士是原河南省塑胶股份有限公司的职工,住在单位的家属院里。赵女士居住的房子是1990年购买的,如今已经22年了。3年前,他们家的房子开始漏水。
“此前,我们小区其他居民家的房子漏水,就动用维修基金了。”赵女士说,从郑州市物业维修基金管理中心打印出来的记录显示,2004年动用5次维修基金,2005年用5次,2006年用1次,2008年用2次,2009年用1次,2011年用4次。
赵女士表示,他们家房子漏水之后,她多次找郑州市房管局想动用房屋维修基金,因无法提供房管局要的一份统计表,迟迟没能如愿。“单位都倒闭好多年了,资料都没了,我们上哪去提供房屋面积等详细资料?”赵女士称,雨季马上就来了,房子逢雨就漏,以后如何居住呢?
案例3
深圳读者:房子越修越漏
郑州读者遇到这样的问题,深圳一位读者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深圳的林女士介绍,她2002年在深圳四季花城小区购买了一套房子,如今已经10年了,10年来,房屋漏水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她。
“刚入住的时候,发现天花板有一处渗水。”林女士说,期间维修过多次,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是越修漏得越厉害,卧室、卫生间等十几处地方都在渗水。
林女士表示,现在一家人都没脾气了,在卫生间天花板上钻个孔,在孔下面放个盆接水。不能钻孔的地方,就垫上厚毛巾,过几天取下来再换上干毛巾。
“对于卧室,我们只能乞求不要滴水了。”林女士称,她对施工队实在是没信心了,每次施工之后,施工队都不能保证质量,如此反复,她都不知道该找谁了。
业内人士
防水市场混乱,市场缺乏有效监管
一些业主在拨打河南商报开通的建筑工程渗漏热线寻求帮助时,来自全国各地的防水工程行业人士也纷纷拨打河南商报热线。
安徽的柳先生说,他是做防水工程的,对这个行业非常了解,他认为,防水市场现在非常混乱,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行业内部恶性竞争,竞相压价。
“大家出来都是要挣钱的,价格低,又要保证利润,只能使用劣质材料。”柳先生说,次品进入工地很容易,只要给工地监理或者施工方打点好,劣质防水材料进入工地可谓一路绿灯。
“防水材料也有送检的过程,但送检的材料和公司实际使用材料根本不是一个批次的。”柳先生说,检测机构只对送检的产品负责,他们又不会去工地抽查,所以房屋验收时,防水材料也是合格的。
“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管。”柳先生认为,如果政府部门能加强对防水市场和建筑市场的监管,建筑工程渗漏问题肯定会减少。
如果你家房子漏水或者你了解防水行业内幕,欢迎拨打河南商报新闻热线13592616229发表意见和看法。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