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孟亮 见习记者 李亚林 通讯员 巩卫东
“这就像一场考试,我们三省四市争取到了,国家把试卷发了下来,下一步关键是要看怎么作答。”这几天,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试验区办公室主任陆世生一直在忙碌,一场三省四市的市长联席会议正在筹备中,预计一周之内将正式召开。
陆世生认为,示范区获批后,将得到更多有力的国家扶持政策。同时,由于示范区地处豫晋陕接合处,也正好能综合利用“中原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和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三大国家级经济区提供的各方面政策优势,在区域协调发展上先行先试。 “示范区被批准很是鼓舞人心,这意味着我们将打造一个连接中西部新的经济增长极。”运城市发改委主任张玉忠说,运城、临汾、三门峡、渭南四市在发展规划统筹、基础设施共建、产业要素互惠、经济发展协作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此次,国家发改委同意设立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为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和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张玉忠举例说,通过果业合作,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建设了全国规模最大的苹果浓缩汁加工生产基地;通过文化旅游合作,联手打造了 “中华摇篮”旅游主体形象;通过基础设施共建,共同构筑区域性物流中心等,加速实现区域的转型跨越。 “上升到国家层面后,示范区各个城市的区域战略政策优势凸显,尤其在中原经济区的镶嵌下,融合发展会更快。”渭南市发改委综合科科长乔志刚表示,黄河金三角的三省四市20多年一直注重区域合作,基础很是有利,渭南市作为陕西的“东大门”,和河南的“西大门”三门峡地域相近,交通、旅游等易于连片开发,张力明显。 乔志刚说,由于地处中西部的接合部,黄河金三角城市容易形成城市群,提升经济竞争力,“我认为,这一区域应着重打造成承接中西部产业转移的平台,在产业优势下,共同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形成产业联盟和优势互补”。 作为华北地区的“旱码头”,临汾市一直致力于物流产业发展,该市发改委副主任畅新民说,示范区获批后将为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发展提供经验。“黄河金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科技含量基本上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而四个城市均是资源大市,此次获批后,形成产业转移的强势发展,必将加快资源整合开发,同时促进城镇化等各方面发展。”
全国两会时 东方今报聚焦黄河金三角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东方今报推出《七省热议中原经济区》,全国人大代表刘会莲接受东方今报和华商报采访时说:“2010年全国两会时,我曾和10名来自陕西、山西、河南的人大代表建议,希望国家设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希望能借中原经济区的东风,让三省代表的心愿尽快变成现实。”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著名旅游景区皇城相府的“掌舵人”张家胜接受东方今报和山西晚报采访时说,希望借中原经济区东风,提议打造金三角旅游精品线路,叫响全国。
“黄河金三角” 历经26年成长为国家级
豫陕晋黄河金三角地区是仰韶文化发源地。这个地带的人民,经过众多王朝的拉扯和“搅拌”,早就浑然一体了。而“唇亡齿寒”的故事,就发生在山西省平陆县和河南省三门峡陕县,“秦晋之好”的故事则发生在山西和陕西。
1986年,山西运城市、陕西渭南市和河南三门峡市成立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但由于黄河金三角地跨三省,在合作的时候依然要受到行政区划的限制,旧的经济协作体一度中断。 2007年,三市决定建“黄河金三角试验区”。同年7月,临汾市也加入。 2008年,四市先后召开了4次市长级联席会议,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互相沟通、互相通报经济发展情况的机制。2008年4月,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受委托起草了试验区方案。2008年7月9日,三省人民政府联合向国家发改委递交了《关于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设立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的请示函。这是全国唯一打破省际行政区划的试验区,也是唯一一个在欠发达地区建立的试验区。 2009年,《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批复》提出,“支持中部地区与西部毗邻地区开展合作,鼓励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突破行政界限,开展区域协调发展试验”。 2010年,国家发改委《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提出,“支持中部地区与西部毗邻地区开展合作,指导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编制区域合作规划”。 2011年9月,在《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开展区域协调发展试验”。 今年2月6日,山西、陕西、河南三省发展改革委以晋发改地区字〔2012〕23号文件向国家发展改革委上报了《关于设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请示》。 今年5月1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设立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