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欲拿10年青春“典身”救父》 后续
祝艾静专程到本报记者站致谢读者,仍未放弃承诺
□记者 陈海峰
本报商丘讯 本报3月28日A13版刊发的报道《女大学生欲拿10年青春“典身”救父》一文,得到众多读者关注,4月8日下午,祝艾静带着一面锦旗来到本报驻商丘记者站,向所有关心和帮助她的读者致谢。祝艾静称,截至8日下午,她已收到29.3万元捐款。
8日上午,祝艾静抽空从郑州回到家乡。就在途中,祝艾静又接到一个来自江苏无锡的电话,一位爱心人士说,他从报纸上看到了她的事,很感动。对方要了祝艾静的银行卡号,往里打了1万元钱,并拒绝透露姓名。但祝艾静很细心,她把好心人的电话号码记了下来。
让祝艾静想不到的是,本报的报道引起了那么多人的关心和帮助;更让她想不到的是,在这29.3万元捐款中,只有2.3万元捐款能找到捐款人和捐助单位,其余27万元捐款,均是出自“无名英雄”之手。
“不管是留名的还是没留名的,我都会终生铭记,这些好心人让我学会了怎样做人,今后,我将倾全力回报社会。”祝艾静说。
记者了解到,祝艾静的父亲近日病情有了好转,已经能够简单进食,待脾出血控制后将继续进行化疗,家人已经做好了做骨髓配型实验的准备。
祝艾静说,她接了无数的电话,绝大多数人都劝她不要放弃学业,她决定认真参加研究生复试,以后边学习边照顾父亲。她说:“我现在仍不放弃自己的承诺,只要有人雇用我。”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