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光打赏游戏主播礼物部分截图4
“用”小光往直播平台充值的交易记录,最大一笔2222元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要不是我去银行提取现金,发现了这件事,估计孩子还会继续打赏那些游戏主播。”家住六安市金寨县油坊店乡的居民舒先生说,今年1月19日,他去银行提钱时发现,银行卡里莫名少了1万6千多元,在银行工作人员打出的流水账单上,30 多笔网络消费扣款记录,让舒先生惊讶不已。回到家后,只有9 岁的儿子小光(化名)向父母承认:这些钱被他用来在直播平台买礼物打赏主播了。为此,舒先生和妻子多次联系该直播平台的客服,虽然对方回应已受理此事并将情况上报,但两个多月过去了,这笔钱到底能不能返还,仍没有准确的消息。
发现:30多笔消费支出1.6万余元
“我们家是做茶叶生意的,现在有些顾客会在网上订单,所以我的手机也绑定了两张银行卡,但平时不会轻易动卡里的钱。”舒先生说,1 月19 日下午,他拿着银行卡到当地一家银行取钱,却发现卡里的数额不对:绑定手机微信的一张银行卡少了1 万6 千多元。“这张银行卡里总共存了20 多万元,平时多用于收款,很少用它在网上买东西,怎么会有这么多笔消费支出呢?”舒先生发现银行卡内少了钱,心中有不少疑问。
在舒先生的要求下,银行工作人员给他打出了最近一段时间的流水账单,“因为这张卡开通了网络支付功能,1 万6 千多元的消费都是通过手机微信支付的。”昨天,舒先生向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提供了这份银行流水,上面总共记录着30 多笔消费支出,金额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从1月14日到1月19日上午(除了16日),几乎每天都有消费。
而在打开自己的手机微信后,一笔笔向国内某直播平台的充值记录,证实了这1 万6 千多元都去了哪里。舒先生说,平时自己的生意比较忙,他自己从未关注过网络直播,对网络游戏也完全不懂,倒是他的儿子小光,平时喜欢拿他的手机看看视频,打打游戏。
调查 儿子承认买礼物打赏主播
小光今年9 岁,是名三年级的小学生。从银行回到家后,舒先生和妻子问他钱的去处时,他当即承认,之前通过手机给多个网络游戏主播买了礼物,但是他也不知道这些礼物要花多少钱,只是买了不少各种各样的礼物,通过点击直播平台窗口界面的图标就能实现。
“我后来也和儿子沟通了解了此事,那些所谓的礼物都是虚拟的,他觉得很新鲜,又对钱没有什么概念,短短几天时间内,孩子反复给7、8 个网络游戏主播都送了礼物。”舒先生告诉记者,之后他在手机上发现了孩子偷偷下载的直播APP,而且这个平台可以用手机微信直接登录。
“ 我看到里面(直播平台的直播间)有人送礼物,一开始不懂,但有人教我怎么送,而且送了礼物,会得到夸赞。”昨天记者询问小光为什么要打赏主播时,他如此回答。而舒先生的妻子余女士则告诉记者,他们在知道孩子给游戏主播送礼物后,也将这几天来给游戏主播送的虚拟礼物都整理了下来,“最大的一笔充值消费在1 月19 日,通过微信支付充值了2222 元。”
家长 手机解锁与支付密码一致
小光是一名小学生,对爸爸手机的微信支付密码,他又是如何获知的呢?对此,舒先生告诉记者,出于方便好记,他将微信支付密码和开启手机锁屏的密码设置成了同一个密码,“孩子在直播平台上看游戏视频,也是通过手机微信登录的,充值支付的时候,需要他输入支付密码,他把手机开屏的密码输进去,自然就支付成功了。”1月19日下午,在发现儿子多次向直播平台充值购买虚拟礼物打赏主播的行为后,舒先生也在第一时间更改了微信支付密码,“那段时间正好赶上年前较忙的时候,平时也根本没什么时间看微信,还好算发现得早,否则孩子还会继续向这家网络直播平台充值,到时候卡里的20 多万元不知道还要花掉多少。”
交涉 直播客服称已经受理此事
昨天晚上,舒先生将他儿子小光在直播平台窗口打赏主播礼物的截图一一发送到记者的手机上,记者看到小光从1 月14 日到1 月19 日,分别给多个网络游戏主播送出各种各样的虚拟礼物,并且随着每个礼物造型的不同,价格也不一样。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网络直播平台,给主播打赏送礼物是主播赚取收益的途径之一,而且在直播平台充值后,现实中的货币会转换成直播平台内的虚拟币,再通过这些虚拟币购买平台内的礼物打赏给主播。
“银行的工作人员也帮我们核对了一下,一共是30 多笔充值消费,总共充值16500 多元,都用来购买虚拟礼物打赏给游戏主播。”舒先生对记者说,自他发现小光的行为后,他也就此事多次联系这家网络直播平台的客服,“最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我打了不下几十次电话,但对方就告诉我说在走流程,并没明确告知这些钱到底能否退还给我们。”
律师 钱款可以追回但举证困难
“孩子今年只有9 岁,根本不懂挣钱的辛苦!”小光的妈妈余女士对记者说,儿子不懂事,他们也不敢多责怪,但1 万6 千多元是他们夫妻辛苦挣下的钱,他们希望能够追回。
昨天,记者也就此事采访了安徽王良其律师事务所的汪建国律师:小光只有9 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所做出的民事行为是可撤销的行为。在网络消费这块,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消费有特殊的保护,按照法律法规,小光已经给付直播平台的钱物,其父母可以要求返还。不过家长想要追回钱款,面临一个举证困难的问题,需要确定登录直播平台的账号使用者和打赏者是孩子本人。
昨天傍晚,记者也联系到小光打赏主播的这家直播平台的客服人员,对方回应称,他们确实已多次接到小光爸爸打去的电话,目前也已经在受理此事,并已将相关情况进行了汇报。
未满12岁女孩打赏男主播近10万 父亲起诉直播平台
男子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不满12周岁的女儿小晨(化名)使用自己的手机登录直播平台,并用支付宝10万元打赏男主播。
小学生3天打赏近10万元给主播 涉事公司只愿赔3万
沧州献县的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寒假3天时间就花了父母近10万元。
银行的工作人员也帮我们核对了一下,一共是30 多笔充值消费,总共充值16500 多元,都用来购买虚拟礼物打赏给游戏主播。
主播发仿制化妆品视频并公然销售假货,若是仅限账号限制,而没有法律追究与处罚,“山寨的陷阱”迟早会成为社会治理不力的讽喻。假货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毒瘤,威胁着诚信体系建设,须知打击假货售卖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法律议题。
近日,有网络主播在视频平台发布自制化妆品视频,由于自制的化妆品容器均为知名国际品牌,这段视频引起了不少网友议论。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不少视频平台上都有自制化妆品的主播,他们不仅发布制作教程,也售卖自制化妆品。
“真没有想到,我家11岁的孩子在手机上玩游戏,打赏爱奇艺主播,等我发现时银行卡已被刷走45800元。今年1月份的一天,她去菜场买冬笋,称好秤是20多元钱,习惯性地用手机付钱,结果显示“余额不足”,查一查,才发现卡里只剩下8元钱。
针对当前网络直播存在的低俗媚俗、斗富炫富、调侃恶搞、价值导向偏差等突出问题,根据有关部署,国家网信办近日对网络直播平台和网络主播进行专项清理整治,依法关停一批严重违规、影响恶劣的平台和主播。
经举报并核实,蜜汁直播、第二梦、媚娘、小公举、青依秀、龙猫直播、2018直播、紫水晶、葫芦直播、小美酱等直播平台大肆传播低俗和涉赌等有害信息,部分平台为逃避监管,组织“深夜场”低俗直播。
这起宜宾市县网安部门联合侦破的非法搭建网络直播平台进行淫秽视屏直播非法牟利案,现已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缴获作案手机10余部和大量用于直播表演的淫秽道具,冻结非法获利资金10余万元。
受冷空气影响,昨日我国东北地区、内蒙古出现了明显降温。
受冷空气影响,昨日我国东北地区、内蒙古出现了明显降温。
22岁小伙蔡某无聊时进入一个网络直播平台,从未玩过直播的蔡某遇到一个美女头像的“主播”向他打招呼感到受宠若惊。所谓的主播就这样以各种名义让他扫码付钱,蔡某支付宝里的钱用完后,又用绑定的银行卡支付,共支付了32657元。
6月6日晚,国内一直播平台主播刘某(直播ID名为“狗哥”)在武汉直播夜跑时被不明身份人士强行带走。
6月6日晚,国内一直播平台主播刘某(直播ID名为“狗哥”)在武汉直播夜跑时被不明身份人士强行带走。
据媒体报道,家住上海的孙女士今年春节期间,发现自己13岁的女儿竟然在两个月内“败光了”25万元,打赏给了一个男性网络主播。冯世锋建议,少女的父母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如起诉)要求播主返还钱财。
小张称自己是某直播平台主播萱萱(化名)的铁杆粉丝,平日里只要萱萱一开直播,他就会准时收看。平台的工作人员告诉莉莉,为了防止她再跳槽,想要在平台直播,需要交8000元押金,如果一年内莉莉没有违约,这8000元将退还。
北京市朝阳区地税局昨日披露,某直播平台2016年支付给直播人员的收入高达3.9亿元,但未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今年最终补缴了税款6000多万元。朝阳区地税局今年运用大数据辅助税收征管,重点针对新兴行业业态堵塞税收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