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央重拳出手整治!这22件事,银行不敢再乱来了!
1月14日,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银监发〔2018〕4号,以下简称通知),对2018年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提出具体的、操作性的工作要求。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份通知列出了22条8个方面的重点整治内容,可谓是对今年银行业工作的一记重拳整改。
银监会明确列举的2018年重点整治内容中,基本涵盖了银行业市场乱象和存在问题的主要类别,同时单独列举了监管履职方面的负面清单。
银监会官方指出,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屡查屡犯问题、重大案件和风险事件,依法进行处罚,提升监管威慑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市场各界对此普遍反应积极。
▲图文无关 图片来源:摄图网
重点整治公司治理不健全等8方面
2018年重点整治8个方面22条:包括公司治理不健全、违反宏观调控政策、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产品风险、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利益输送、违法违规展业、案件与操作风险、行业廉洁风险等方面,基本涵盖了银行业市场乱象和存在问题的主要类别,同时单独列举了监管履职方面的负面清单。
“金融风险高发多发态势依然复杂严峻,银行业股东管理、公司治理和风险防控机制还比较薄弱,市场乱象生成的深层次原因没有发生根本转变,打赢银行业风险防范化解攻坚战的任务仍很艰巨。”
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答记者问时指出。
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全面评估2017年已开展的“三三四十”等专项治理工作。要求各级监管机构重点评估是否存在检查不深不透、应查未查、发现问题隐瞒不报、应罚未罚及处罚偏松偏软等问题。
银监会要求要坚持“靶向”治疗和重点整治,什么问题查得不彻底就查什么、什么乱象最突出就整治什么、什么方面整改不到位就整改什么、什么责任没有落实就问责什么,着力祛除市场乱象“顽疾”。
“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上求稳,在处置违法违规问题、重大案件和高风险事件上求进,坚决整治各类扰乱银行业市场秩序的乱象。”
国泰君安证券银行业分析师王剑指出,银行经营,本质是要平衡收益与风险,不能为了赚钱而过度追逐风险。可惜,在欲望驱动下,古今中外,总有那么一些胆特别大的银行,为了追逐盈利而过度拥抱风险,最后倒闭。银行倒闭涉及广大存款人利益,跟一般企业倒闭绝不是一回事。所以,才需要银行监管。
监管的根本目标,是遏制住银行为了逐利而过度拥有风险,确保稳健经营。王剑指出,所以才有了资本充足率、不良资产率、流动性匹配等方面的种种监管指标,从而遏制银行们的加杠杆、降信用、加错配等行为。但是,在金钱的诱惑下,总有那么些银行,通过种种手段,试图规避监管。这些手段,都已列在“4号文”之中。
严打以“创新”之名行套利之实
1月13日,十九届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强调,
“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相互交织形成利益集团的腐败案件,着力解决选人用人、审批监管、资源开发、金融信贷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问题”。
兴业研究分析师何帆指出,通知在工作要点上对于股东、董事和高管人员的整治工作要求,也是对中纪委近期工作精神的落实。
对于具体案件,银监会要求“一案三查、上追两级”。
2018年,银监会严肃查案,对案发机构和涉案机构依法处罚问责,同时综合使用审慎监管措施,让违法违规的机构和人员都要付出代价,切实维护银行业良好秩序。要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公布处罚情况,切实发挥“处罚一个、震慑一片”的警示作用。
▲图文无关 图片来源:摄图网
值得注意的是,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回应了合规与创新的关系,强调金融创新是提升银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提升防风险能力的必经之路。总的来看,当前金融创新不是过快,而是相对滞后;不是过多过度,而是相对不足。银行业出现的一些乱象,不是创新本身导致,而是部分金融机构以创新之名行套利之实,扰乱了市场秩序。
上述相关负责人强调,在具体的文件中,银监会既没有设定新的监管标准,也不对某类业务或某类机构进行限制,更不会停止合理的金融创新。
鼓励银行业发展那些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有利于防范化解风险、有利于维护金融安全稳定的创新业务,同时,也列出明令禁止的负面清单。对于以套利为主要目的的“伪创新”,坚决予以整治和取缔,让违法违规者得到应有惩处,让套利者无利可图,着力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促进银行业合规经营、稳健发展。
每经记者 张寿林
2018年伊始,金融监管部门就接连放出“强监管”猛料:银监会13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下称《通知》)中,违反宏观调控政策、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产品风险等被列为2018年整治的重中之重。
银监会发布通知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专家称,今年可能有小银行处于破产边缘 开年不到半个月,银监会发出第三道监管文件。1月5日,银监会发布实施2018年第1号令《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主要股东的范围、责任和监管,加大了监管部门对于违规股东的惩戒力度。
2018年伊始的第一个周末,银监会便连发三文,市场将其解读为强监管的信号将会在新年得到延续。这三份政策文件分别为《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矛头指向银行股东乱象、影子银行乱象等行为,亦是契合穿透性监管思路的体现。
监管层防范金融风险,弥补监管短板呈加码态势。银监会6日下发了《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下称《委托贷款办法》),这是继5日连续发布关于《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之后,再次强化对金融风险的管理。
记者从中国银监会获悉:为规范商业银行委托贷款业务,加强风险防范,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银监会制定了《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于近日正式发布。
备受市场关注的社会资本“举牌”或违反规定未经批准持有银行股权、违规使用非自有资金入股、代持股份、违规开展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以及滥用股东权利损害银行利益等现象,今后将有明确的监管措施。
银监会近日发布对“广发银行违规担保案件”中涉案出资机构处罚结果,13家出资机构被合计罚没13.41亿元。
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业务监管“绳索”再次被勒紧。银监会近日发布《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简称《通知》),要求银行不得利用信托通道规避监管或实现资产虚假出表、对信托公司实施名单制管理等。
值得注意的是,银监会22日下发《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简称《通知》),对银信通道业务实施穿透式监管,进一步抑制监管套利。
银监会近日发布《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要求银行不得利用信托通道规避监管或实现资产虚假出表、对信托公司实施名单制管理等,并明确提出不得将信托资金违规投向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股票市场、产能过剩等限制或禁止领域。
银监会近日发布《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要求银行不得利用信托通道规避监管或实现资产虚假出表、对信托公司实施名单制管理等,并明确提出不得将信托资金违规投向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股票市场、产能过剩等限制或禁止领域。
12月21日,银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12月13日晚间,银监会发布消息称,银监会积极稳妥推进银行业对外开放,经国务院批准,银监会将放宽对除民营银行外的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实施内外一致的股权投资比例规则。
2017年补齐监管短板的重要内容就是完善金融规则体系,其中资管行业是特别需要强化规制的领域。资管新规提出了高要求,确立了资管发展目标,“改造”现有30万亿元银行理财就是落实新规的首要任务。
据澎湃新闻统计,2017年7月,各级银监部门共披露了223张罚单。其中,银监局36张,银监分局187张,合计罚款3596.53万元。这一数据与6月份的350张罚单、7835万元罚款相比,分别下降36.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