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警方前不久破获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4名犯罪嫌疑人全都是房产中介,在一笔交易中,犯罪嫌疑人就出售了公民个人信息10万条。
今年4月份,上海市公安局民警发现,有人在qq群里出售小区业主资料。通过侦查,民警锁定了出售信息的犯罪嫌疑人张某、舒某,以及购买信息的王某,这三个人均在上海从事房产中介工作。
在交易中,王某用1000元向张某、舒某购买了150个小区共10万条业主信息。这些信息非常详细,包括姓名、电话、购房时间等信息。
办案民警还发现,这些信息中有一部分是犯罪嫌疑人张某和另一家房产中介门店老板丁某交换来的。为了获得更好的业绩,一些房产中介之间交换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竟然成了公开的“潜规则”。
上海市公安局网安总队 朱杰:交换方面,在这个房地产中介这块特别多。他们通过一些交换,你手头有什么公民个人信息的,我有什么,可能就是有这样一个群体,他通过交换,他扩大他自己的一个掌握的公民个人信息的一个资源。
新闻链接:买卖交换个人信息将被更严厉惩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6月1日将要实施的两高司法解释的第三条规定,未经被收集者同意,将合法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向他人提供的,属于刑法规定的“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司法解释第四条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通过购买、收受、交换等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或者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过程中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 条之一第三款规定的“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目前,本案中的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其中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张某和舒某被批准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审理之中。
针对近期房地产中介机构仍存违法违规、通过各种方式谋取不正当盈利的问题,近日,住建部、工信部等七部门明确指出,要不断规范房地产中介市场秩序,保持严查高压态势。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买房面临的“三大难”是:真实房源信息难获得;房屋买卖前期交易难达成及后期交易手续办理难。大多数买房人会选择找专业人士——房屋中介,对自己中意的房产进行把控。
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全国楼市“涨”声一片。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除了一路走高的房价,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房屋中介费也成了几乎所有购房者必不可少的一笔开支。
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全国楼市“涨”声一片。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除了一路走高的房价,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房屋中介费也成了几乎所有购房者必不可少的一笔开支。
房产中介这个“活力”充沛的行业,总是能“与时俱进”地根据眼前市况,搞出一些损人肥己的新花样。此次上海发生的蓄意编造、传播“房贷新政”谣言事件就是一例。
所谓资金监管,简单地讲,就是将购房款存入银行监管账户,买卖双方约定:当过户手续完成时,卖方有权领取购房款;而当过户不能完成时,买方有权取回购房款,监管方认可这些条件。
整治黑中介、治理中介乱象必须釜底抽薪,改变行业的盈利模式,果断淘汰黑企业,居住的负担与风险才能真正降下来。
每到暑期,租房市场都会随着毕业生的涌入进入“黄金季”,房租高涨、一房难求现象着实让许多租客犯了难。对此,一些黑中介瞅准商机,以低价房、虚假房源为诱饵,专门给租客挖坑。
中介为获取最大利益,新装修完的房屋只晾十几天就租出去,似乎已是行业潜规则。专家表示,检测盒检测甲醛含量虽然不能获得准确数值,但是否过量一目了然。
中介为获取最大利益,新装修完的房屋只晾十几天就租出去,似乎已是行业潜规则。专家表示,检测盒检测甲醛含量虽然不能获得准确数值,但是否过量一目了然。
看房地产中介公司是否在其经营场所对经纪执业人员的相关情况进行明示。《经纪人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经纪人应当将所聘用的经纪执业人员的姓名、照片、执业的经纪项目、联系电话等在经营场所明示。”
所谓资金监管,简单地讲,就是将购房款存入银行监管账户,买卖双方约定:当过户手续完成时,卖方有权领取购房款;而当过户不能完成时,买方有权取回购房款,监管方认可这些条件。
专家指出,房屋买卖过程复杂,在选房、签约、交房等诸多环节都有可能被房产中介拿来制造卖点,消费者除主动核实信息、搜集证据外,还应仔细推敲合同中的免责条款,以书面合同来维护自身权益。
专家指出,房屋买卖过程复杂,在选房、签约、交房等诸多环节都有可能被房产中介拿来制造卖点,消费者除主动核实信息、搜集证据外,还应仔细推敲合同中的免责条款,以书面合同来维护自身权益。
专家指出,房屋买卖过程复杂,在选房、签约、交房等诸多环节都有可能被房产中介拿来制造卖点,消费者除主动核实信息、搜集证据外,还应仔细推敲合同中的免责条款,以书面合同来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