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卧龙野生大熊猫进入发情期 4月份3次拍摄到其“圈地恋爱”)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一只大熊猫用臀部磨蹭树干将尿液标记留在树干上。
新华社成都4月26日电 记者从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4月26日,该保护区木江坪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在回收老鸦山野外研究区域的3台红外照相机中,均采集到了野生大熊猫“标记领地”和“嗅味树”过程的清晰图片和完整影像。
这3台红外照相机于2016年12月被放置在海拔2200米左右的老鸦山区域,每台间隔2公里。据收集到的图片和视频显示,近半年时间里,共计拍摄到大熊猫标记“嗅味树”行为6次,每个月均有拍摄记录,其中4月份拍摄频率达3次,最近1次是在4月22日,这也符合野生大熊猫集中在四五月份“圈地恋爱”的规律。
多段视频拍摄到的画面显示,一只成年大熊猫走到一棵大树旁用鼻子多次嗅闻气味后,转身沿着大树呈倒立姿势,用臀部反复磨蹭树干,并将尿液标记留在了树干上,而后离开。目前,还不能确定影像中的大熊猫是属同一只还是分别属几只,也无法分辨出雌雄。
木江坪保护站站长施小刚介绍说,大熊猫会不定期地通过撒尿、抓扯树皮、屁股摩擦等方式,把肛周腺分泌物和尿液涂在乔木树皮上,以宣誓自己的领地。每到四五月份,进入发情期的大熊猫,其标记行为变得越发频繁,它们意图用气味散播“爱的讯息”。
根据DNA技术识别野生大熊猫个体统计,卧龙保护区老鸦山的2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生活着10多只野生大熊猫。按照大熊猫独居的习性,一般是在3至6.9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生活着一只大熊猫。这里不到2平方公里便有一只,属野生大熊猫分布密度较高的区域。
中国首只放归野外雌性大熊猫被拍到 野性十足
最近,在四川凉山冕宁县的冶勒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记录到一组大熊猫的画面。经专家辨认,这正是三年多前被放归的圈养大熊猫“张想”。“张想”是全球首只放归野外的雌性大熊猫,今年已经5岁半,这是红外相机首次记录到“张想”放归后的影像。
3月31日,四川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通报,工作人员整理野外收回的131台红外相机数据时,发现永红保护站14台红外相机拍摄到了大熊猫活动影像。
今年1月10日下午2点左右,大川镇当地村民就在一个小地名为南天门的地方,发现一只野生大熊猫栖息在树上。据当地林业部门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雅安市境内已至少19次发现和观测到野生大熊猫,大部分是普通民众偶遇大熊猫,拍摄到了它们的照片和视频。
当日,凉山州昭觉县补约乡发现一只约重100公斤的野生大熊猫。
四川在线4月1日消息,当日,凉山州昭觉县补约乡发现一只约重100公斤的野生大熊猫。该保护区位于省凉山州美姑县境内,保护区总面积为50655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环境。
西省宁陕县皇冠山保护区两处位点拍摄到了野生大熊猫。
西省宁陕县皇冠山保护区两处位点拍摄到了野生大熊猫。
11月17日拍摄的受伤的亚成年体大熊猫。当日,记者从四川省林业厅野保站获悉,位于四川省青川县境内的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开展冬季生态监测的过程中,发现一只受伤的亚成年体大熊猫。
大熊猫啃食羚牛骨是否是为补充钙质,有待进一步研究。
11月11日,汉中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在对牌坊沟进行科学监测时,意外发现一只老年大熊猫捡拾起一只羚牛大腿骨,坐在林地里津津有味地啃了20多分钟,将一支羚牛大腿骨啃去小半截才满足而去。
打捞上岸时,这只大熊猫四肢僵硬,大部分毛发已经脱落。
四川青川摩天岭拍到野生大熊猫
大熊猫就那样圆滚滚地坐在地里,抱着已经干枯的玉米秆啃着。这一眼对视,高选强以为大熊猫会被吓跑,但没想到约1秒钟后,大熊猫淡定地低下头,继续啃起玉米秆来。直到约半小时后,一小块地的玉米秆都被清理得差不多后,大熊猫才停下来休息了一会儿,然后一摇一晃回到了山林。
大熊猫朝山上走去 24日,记者从四川雅安市宝兴县林业局获悉,春节期间,一只野生大熊猫造访宝兴县灵关镇建联村,并“偷吃”了村民芶必华家喂养的小羊羔。芶必华家的羊不久前下了几只小羊羔,春节期间,侄儿芶佳得知此事后,闹着要去看看。
11月28日下午,太白县黄柏塬景区的4只野生大熊猫下山嬉戏。记者查询资料得知,在野外,大熊猫通常在发情季节发生冲突,特别是当3到4只雄性追求一只发情的雌性时。
4月22日,记者从黄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近日,四川黄龙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到野外巡护和收集红外线相机动物影像数据中,发现拍到大熊猫影像,这是继去年9月24日黄龙保护区第一次拍摄到大熊猫后,黄龙保护区再次拍到的野生大熊猫影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