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安全人员的研究,朋友圈越来越成了敏感信息泄露的“重灾区”。春节是合家团圆的时节,免不了多发几条朋友圈,但是,还是要遵循一定的准则,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
少晒全家福
一旦泄露家庭成员信息,容易给不法人员创造行骗、行窃的机会。尤其是老人、小孩的信息,更要注意保护,包括姓名、幼儿园和学校的地址等。
晒娃有风险
有些爱晒孩子的家长没有关掉微信中“附近的人”这个设置。骗子就是通过微信搜索“附近的人”,来成功获取信息的。
行程要保密
外出时,日程安排、行踪等信息不要泄露,不然容易让他人钻了家中无人的空子行窃。外出期间,能够显示姓名、身份证号的车票、护照、飞机票等不要“晒”。
尽量不炫富
对于女性来说,贵重饰品、名牌包等少“晒”为宜。
保护好隐私
尽量在照片中不要出现特征明显的东西,例如你的家门钥匙、车牌号码,更不用说身份证、驾照和护照了。
理性不盲目
外出购物、旅游、驾车,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如人群拥挤、道路堵塞、发生交通事故等。这类信息在不掌握真实情况前不盲目散布、转发,不然可能会引发恐慌,或被编造成谣言转发、扩散,产生负面效应。
少暴露心情
对于自己在情感、工作上的问题,牢骚、抱怨类信息也应少发,既容易引起不怀好意的人注意,也有损人际关系。
多加小心没有错哦!
1月10日上午,记者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相关人员处了解到,“杀医”朋友圈发布者系95后小伙子,事后到医院给医务人员写了道歉信。
广东惠州铁路公安处12日对外发布消息称,广东龙川县两名年轻小伙子为将自己的“炫酷照片”发朋友圈求点赞,竟然冒险在繁忙的京九线铁路道心上摆各种姿势,幸好在被巡逻至此的铁路民警发现,没过几分钟,一列火车呼啸而过。
浙江余杭发现良渚遗址,美轮美奂的玉器,巨大的城址,宫殿区、内城、外郭城三重结构,显然已经达到很高的文明水准。上述种种,表明在距今4000年前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气候异常、灾害频发、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导致大范围文化衰变。
”12月28日,家住淇滨区阳光美邸小区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她母亲每天都在朋友圈转发各种心灵鸡汤”和谣言。家住淇滨区的58岁的刘先生,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不是刷牙洗脸,也不是打开收音机听广播,而是拿着手机刷朋友圈。
日前,云南某高校学生梳理的“在学校,最让你蓝瘦香菇(网络用语,意为难受想哭)的十件事”中,“革命友谊变成了投票、转发、拉粉丝”名列第七。
凡12.6-12.10号转发(微信、微博)该图文信息3天以上(同一账号)并发送截图和您详细信息(姓名、联系方式)至郑州东方女子医院公众平台,即可参与活动领取马景涛粉丝见面会门票及活动礼包一份(每人限使用一次)。
“有学校的家长反映,昨天下午放学时,有学生遇到开小车的向小学生问路 ,并拿出100元感谢费 ,让小孩上车带路 。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或是老师,他们均表示,并没有亲眼看见有此事发生,信息只是来自朋友圈。
如果在30年前微信就有了 当时的河南人也都玩朋友圈 那会是什么样的呢
很多人都喜欢在朋友圈刷屏晒照,晒自拍、晒美食、晒旅游……最后收获朋友们一致点赞,留下美好的回忆。根据刘先生母亲在朋友圈所发的照片,他们很快找到了刘先生母亲所在小区,楼下紧挨着停放的两辆车就是刘先生的母亲经常在朋友圈里晒的,于是,他们下手了。
医院要求员工关注医院的5个公众号,加满5000名微信好友,每天转发公号内容并发布至少2条原创朋友圈,“每日发布一条和医院有关的朋友圈,内容包括医院设备、医院疗法、病例、医患关系、员工风采、医院环境等。
原来,谭先生每周都会给朋友发“点赞”红包,金额为1.8~18.8元不等,到目前已发出六千多元,他说,这么做“主要是怕在朋友圈被遗忘”。
父母悄悄到孩子的学校探望,谁知却遭到了孩子的冷落。最近,你们一定在朋友圈里看到过这样一篇堪称“声泪俱下”的文字《我们如此深爱儿女,他们为何不“爱”我们?》,文章作者龙建刚记录了自己的老友在国庆假期探望独生女儿,送去惊喜反遭女儿冷落的故事,引发了网友们的大讨论。
记者在网友提供的李某朋友圈截图中看到,李某曾将幼猫塞进薯片罐中、浸入水中,甚至将猫四肢捆绑并倒挂,声称“不守规矩就得惩罚”。该校一名工作人员称,已将情况上报学校领导,等待调查。
宿迁的李先生或因朋友圈发“小牢骚”,而致自己丢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