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回孩子,年轻的母亲和全家人都很开心。
未成年父母无力抚养孩子,想收养孩子的婆婆假装捡到弃婴报案,希望从警方处“合法”收养
7月12日,躺在16岁母亲的怀里,小七月显得很安静。“小七月”这个名字是资阳市雁江区临江派出所民警取的,代表她是在七月初被人捡到的,也因为照顾她的民警想起了《七月与安生》这个书名,想让这名女婴今后能够过得安生。
而还未满月的小七月与父母的重逢,并不容易。
7月4日,两位老婆婆抱着一名女婴,来到临江派出所报案,两天前,她们经过临江镇南车玉柴外时,在路旁水沟里捡到一名弃婴,并将孩子带回了家。
随后,资阳警方在全城发起寻找婴儿父母的行动,派出所一天就接到了700多个爱心电话,一度导致接警热线瘫痪。
就在寻亲毫无头绪时,报警的老婆婆突然提出收养这名婴儿,民警在调查中却发现老婆婆报了假警,随后牵出一份收养协议和一对未成年父母的故事。
|爱心接力|
老人报警称捡到弃婴
资阳全城为“小七月”找家
7月4日上午10点05分,两名老婆婆结伴来到临江派出所报案,怀里抱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儿。
两位老人称,7月2日早晨5点左右,她们从刘家湾菜市场卖菜回家,经过临江镇南车玉柴外时,听见路旁水沟里有哭声,循声查看是一名仅用一条成年人裤子裹着的弃婴,便将孩子带回了家里。随后的两天里,她们一直在附近打听其父母的消息。苦找两日无果后,周围人提议将婴儿送往派出所报案。
4日早上,两位老人将孩子送往派出所报案。民警在女婴身上并未发现缺陷和特殊胎记及其他可以证明身份的有效信息,于是将寻亲信息发到了微信朋友圈里。当地论坛、微博开始大量转载婴儿照片,帮助寻亲。
提供线索、收养孩子、捐款送物……短短两个小时,数百个电话涌进了当地派出所。一时间,接警热线一度瘫痪,正常报警电话都打不进来了。
“这样的电话,当天就接了700多个。”临江派出所教导员卢鹏回忆说。对于全城热情,民警们有些始料未及。
|寻亲疑云|
寻找生父母无果
报警人提议引怀疑
随后,派出所将婴儿送往了临江镇中心卫生院,初步确认婴儿无恙后,安排了所里唯一的女警留院照看。7月5日上午10点,考虑到医院和派出所的环境并不适合婴儿长期居住,婴儿被送往资阳市福利院暂时寄养。
孩子的双亲依旧杳无音讯。正当这时,送孩子来派出所的两位婆婆的一句话却引起了警方的怀疑。
“一个姓曾的婆婆,在把孩子送来后,曾向民警表示她想收养这个婴儿,原因是家里有个40多岁还没结婚的儿子,她想把小婴儿带着长大,让儿子老了后有个端茶送水的后人。”临江派出所教导员卢鹏回忆,婆婆的这一提议让人心生疑虑,怎么会自己有了收养意愿,就碰巧捡到一名女婴。“一般来说,弃婴都或多或少存在身体缺陷,像小七月这样健康乖巧的孩子,父母应该舍不得遗弃。”
警方摸排调查
原是“好心人”报假警
随后,警方加紧对婆婆口中的婴儿遗弃点——南车玉柴公司外进行了摸排走访,并调取了数百个G的视频监控仔细查看。
“根据监控显示,在那个时间段,并未发现在此处有人遗弃婴儿或抱着婴儿经过。”卢鹏说,于是,他们对婆婆进行再次询问。但两位婆婆始终坚称:孩子是她们捡到的,村里人可以作证。
民警判断,南车玉柴公司外的国道边,平时往来货车多、车速快,且周围并无居民点,经过此处的人多数都是乘车。然而,遗弃健康孩子的原因一般都是父母无力抚养,经济条件本就不好的他们,不太可能花钱乘车到如此遥远偏僻的地方遗弃孩子。“若为父母遗弃,怎么会忍心不留下小纸条或一身衣物,仅用一条裤子包裹。”
民警感觉两位婆婆的供述不符合常理,开始兵分两路,一方面前往曾婆婆户籍地寻找她口中所称的“目击者”,另一方面对遗弃点周边住户及工厂进行大量走访调查,看附近是否曾有婴儿出生迹象。
无论是监控还是摸排走访,得到的反馈都与曾婆婆供词相左。警方又对两位婆婆进行了第三次询问,因为前言不搭后语,两位婆婆的心理防线渐渐被突破,终于承认婴儿不是捡来的,而是曾婆婆从别人手中抱养过来,想替自己40多岁的儿子养着的。
曾婆婆说,因为新生儿要打疫苗,需要建卡,但要想正规收养孩子,要到派出所报案,将孩子认定为弃婴后,再“合法”收养。
为了赶在7月9日到医院给孩子办理疫苗注射登记卡,曾婆婆7月5日抱着孩子到派出所报假案,想先扮好心人捡到弃婴,再从警方处领养孩子。
|领养风波|
收养协议牵出婴儿双亲
母亲竟是16岁少女
警方通过曾婆婆手中的一份收养协议,找到了孩子双亲,父亲是刚满18岁的郑伟(化名),母亲则是16岁的张小萍(化名)。
2015年初,郑伟和张小萍相识,当时郑伟技校毕业刚一年,而张小萍则刚刚初中毕业。郑伟是成都人,其父外出打工,母亲在乡下务农。张小萍是资阳市雁江区人,双亲在云南务工。两人都独自生活在资阳。相识后不久两人确立了情侣关系,数月后同居。
同居不久后,张小萍怀疑自己怀孕,但验孕棒检测出来是安全的,两人便不以为然。又过了两个月,张小萍感到孩子胎动,到医院检查已怀胎四月。
意外怀孕让两人猝不及防,不敢知会父母,虽考虑过打胎,但捉襟见肘的两人甚至凑不出打胎费用。直到怀孕六个月,孩子已初具雏形,不具备打胎条件了。这时,他们熟识了在刘家湾卖菜的曾婆婆并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曾婆婆提议,由她出面领养孩子。双方签下协议,若张小萍他们有条件想抱养回孩子,只需补偿孩子的领养费用。
6月24日,张小萍临产时,郑伟打电话通知曾婆婆。领养心切的曾婆婆临时充当起了张小萍的奶奶,在医院照顾孙女分娩。曾婆婆说,她是真心想要收养这个孩子,6月27日,带着协议和孩子,她回到老家,为了给孩子建卡打疫苗,导演了一出弃婴闹剧。
■亲子重逢
恋人父母表示将帮助抚养
7月12日上午,郑伟、张小萍和父母在民警陪同下来到资阳市社会福利院。初次见到小七月,两人紧紧将孩子抱在怀里。无人注意时,郑伟便用鼻尖轻轻触碰着女儿的额头。
问及将女儿送人的想法时,郑伟的表现像个孩子,只是紧张地来回搓着手指。问他打算如何抚养女儿时,他依然搓着手指,低头许久才说:“妈妈昨天才知道这个事情,不知道她心里怎么想的。”16岁的张小萍也低头不语。但她的手机里,存有不少孩子的照片,“送人后,有时候想了就拿出来看。”郑伟说。
在福利院看到孩子,郑伟和张小萍“扑通”跪在了父母面前恳请原谅,他们想要领回孩子,可又无能为力,希望父母为他们出面解决。
“我们先把孩子领养回去,年龄到了,就给他们把证扯了。”郑伟母亲郑重地向张小萍父亲道歉,希望两家能心平气和地商讨解决办法。最终,两人父母表示将帮忙把小七月抚养大。
7月12日下午,郑伟的母亲带着婴儿及张小萍的父母前往成都家中。
■警方说法
孩子父母不构成遗弃罪
办案民警介绍,两位年轻人家庭性教育缺失,偷吃禁果后不知所措,通过逃避问题或隐瞒事实等不成熟方式来处理。而出于好心收养孩子的曾婆婆,因为法律意识淡薄,作出报假案的违法行为。
民警介绍,女婴父母曾和婆婆签署过一个协议,但并未涉及金钱买卖,同时可以随时将孩子带回,只需支付一定抚养费作为经济赔偿,故不构成拐卖。而生母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将娃娃遗弃,而是第一时间将娃娃交给了别人抚养,也不构成遗弃罪。
最终,公安机关并没有对郑伟、张小萍进行处罚。而曾婆婆报假案情节,并未造成社会秩序混乱,且认错态度端正,警方也未进行过重处分,只是进行了批评教育,但曾婆婆需要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道歉。
刘云涛华西都市报记者田雪皎摄影报道
有时李艳红不在家,老伴儿或者女儿背着上厕所时,寇巧玲总是埋怨道:“你们都没艳红背得舒服。作为一家之主的徐国山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说:“能有艳红这样的好媳妇,我们很骄傲。
有了婆婆的照应,周远芳在纸厂上班并无后顾之忧。但婆婆瘫痪后,每月需要约一千元的药费,几百元的尿不湿,剩下的则是一家人的生活开支。婆婆聂世蓉自知拖累,每天清醒时常说的一句话:“我拖累这个家了啊。
(原标题:凶悍婆婆坐高铁只为打儿媳 法院人身保护令将其制止) 三年前,家住南京的张女士生下了女儿,没想到她的噩梦开始了。无奈之下,张女士听从了建议,南京当地法院经调查后做出裁定:禁止张女士婆婆再打骂儿媳妇。
三年前,家住南京的张女士生下了女儿,没想到她的噩梦开始了。无奈之下,张女士听从了建议,南京当地法院经调查后做出裁定:禁止张女士婆婆再打骂儿媳妇。法官表示,在人身保护令规定的时间内,张女士都将会得到保护,她的婆婆如果再犯“老毛病”,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
在东北有老令,初七一天都要吃面条,寓意着平安。2014年3月26日,王某生下女儿,2015年2月9日,俩人回王某老家邯郸登记结婚,2月11日张某独自回了北京,2月23日王某返回北京。
时长:17分35秒
时长:18分32秒
江汉区友谊社区,每隔一段时间,3楼就传出敲打声,不只是白天,深夜依旧如此,在安静的老居民楼里格外明显。记者协调后,婆婆女儿表示,她将帮母亲找养老院,接受专业照顾;他们姐妹也会更多关爱母亲。
时长:19分42秒
因宫外孕拿掉孩子本来就是件让人伤心的事情,不想婆婆却觉得“不吉利”而不让儿媳进家门。” 3月26日,朱女士因宫外孕入院动手术,母亲又在外地,夫妻俩就把儿子送到了姑子家,让婆婆帮忙带几天,婆婆满口答应了。
如果一位妻子跟老公结婚了20年在这20年当中一直就没有婆婆这个人,20年之后天上却突然“掉”下来一个婆婆,这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呢?
时长:13分39秒
不懂婆婆有啥值得炫耀的,又不是你妈妈,介绍那么详细干嘛,大家都会去读新闻呀。
因为坐月子的时候和婆婆产生分歧,婆婆便不愿意给儿媳妇做饭,看到婆婆如此“恶待”自己,儿媳妇竟然报了警。江阴-靖江园区派出所民警来到小钱家中了解情况后,先安抚小钱的情绪,后又联系其婆婆,希望大家坐下来好好商谈。
刘其莲说,她家住郏县黄道镇门沟村,今年58岁,丈夫今年61岁,是婆婆最小的一个孩子。门沟村每年春节前都举行敬老报恩节,刘其莲年年都被评为“好媳妇”,受到村两委会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