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制图谢瑶
昨天,中国工程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称“大气十条”)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大气十条”实施3年来,全国城市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等指标呈下降趋势,总体预期能够实现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但环境空气质量形势依然严峻。北京PM2.5年均浓度从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5年的80.6微克/立方米,3年时间仅完成了改善目标的30%,要实现2017年PM2.5年均浓度60微克/立方米左右的最终目标极具挑战。
□发布
7省份PM10年均浓度不降反升
2013年9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10条35项重点任务措施,明确要求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中国工程院自2015年12月起组织50余位相关领域院士和专家,全面评估“大气十条”实施三年来环保部和各地政府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厘清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针对性建议。
报告显示,大多数城市重污染天数减少。但冬季重污染问题突出,重点区域大气臭氧污染问题显现。辽宁、吉林、河南、湖北、陕西、甘肃和宁夏7个省份PM10年均浓度有所上升。
北京PM2.5浓度下降不足三分之一
北京在“大气十条”实施的近三年中,PM2.5年均浓度由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5年的80.6微克/立方米,虽有明显改善,但仅占下降目标的30%,要达到“大气十条”规定的2017年年均浓度60微克/立方米左右的目标,意味着在2016、2017两年内北京需每年下降10微克/立方米。这就需要北京采取多种措施,联合周边省份才有可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
报告指出,2015年12月两次启动红色预警使重污染期间北京市PM2.5日均浓度下降17%至25%,在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20%左右的浓度削减可能使PM2.5浓度降低100μg/m3以上,这意味着,做好预报预警工作,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能够有效降低PM2.5浓度峰值。
超四成重污染天集中京津冀及周边
据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郝吉明介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是全国重污染天气高发地区,占全国总天次的44.1%。
报告显示,京津冀地区2014、2015年污染气象条件状况相对2013年分别转差约17%、12%,长三角地区转差约6%和1%,珠三角和成渝地区污染气象条件状况变化不大。气象条件状况在“大气十条”实施过程中没有对空气质量的改善起到“助推”作用,在京津冀等重点地区甚至起到了不利作用。
报告认为,重污染天气的出现是不利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共同作用的结果,重污染应急措施只是治标的方法,要从源头消灭重污染天气,核心在于大幅度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超六成重度及以上污染发生在冬季
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7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占21.6%;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23.3%,重度及以上污染占3.2%,其中67.4%发生在冬季。
评估表明,降低全年大气PM2.5浓度的关键是减少冬季燃煤取暖污染排放,北京地区则除了减少冬季南部“2+4地区”的散煤燃烧,还应协同周边杜绝/减少秋季秸秆燃烧。
专家组指出,要实施冬季供暖地区应优化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制技术体系和相关制度,实现对城市重污染应急预案的科学制订、动态评估和持续优化。加大冬季污染防治力度,如制定针对冬季污染防治法规,对重点污染源排放实施季节性排放限值,优化工业生产过程,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调整。
□追问
1 改善PM2.5浓度北京还需哪些努力?
计划18个月完成北京南四区及保定廊坊煤改电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介绍,未来两年北京须下大决心、采取多项措施破解大气污染防治中若干难题。重点破解冬季采暖燃煤散烧顽疾,针对北京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地区以及南四区(丰台、房山、通州、大兴),采用煤改电和冬季特别电价等措施,解决冬季居民采暖。在未来18个月内,对荣乌高速公路以南的北京南四区及保定、廊坊近8600平方公里的范围进行煤改电,这一举措需要政策的大力支持,时间之短、任务之重在世界范围内都属难题。
其次,要重点推进北京南四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严控扬尘污染,基本淘汰南四区燃煤锅炉,优先启动南四区民用散煤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尽快完成南四区污染小企业退出。
另外,北京市近三年的黄标车淘汰分别贡献了氮氧化物和一次PM2.5减排量的71%和16%。虽然在机动车污染防治方面在全国起到了引领作用,但是机动车保有量大、行驶状况不佳等问题导致机动车污染排放压力依然很大,需建立和完善非道路移动源的大气污染排放控制体系。
同时,北京大气臭氧污染问题十分严峻,需要科学确定北京市VOCs与NOx的协同减排策略,推进PM2.5和臭氧的联合控制。
2 如何有效降低京津冀地区污染排放?
划“工业错峰生产区”保定廊坊将增PM2.5指标
专家指出,要尽快率先启动《京津冀环境综合整治重大工程》大气部分,深入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严格控制北京周边传输通道上的污染排放,严控周边地区高架点源,在京津冀地区划定“工业错峰生产区”。
同时,增加对京津冀地区天然气供应额度,采用煤改气、煤改电等方式对北京周边传输通道地区的工业用煤和散煤进行替代。针对保定、廊坊等北京周边城市,除“大气十条”规定的PM2.5下降比例目标外,增加PM2.5年均浓度目标。
3 “大气十条”还有哪些指标有待完善?
民用散煤清洁化利用不足将是下一阶段治污重点
专家组指出,在“大气十条”落实过程中,民用散煤清洁利用的落实力度相对其它措施不足,然而民用部门的颗粒物排放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巨大,推动民用散煤清洁化利用应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其次,现阶段“大气十条”的配套措施针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控制较少,全国的VOCs排放依然呈现增长态势。VOCs作为臭氧和PM2.5的重要前体物,其排放量的控制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此外,“大气十条”中基本未涉及针对氨排放控制的措施,由于牲畜养殖和肥料使用量的增加,2013年以来,全国氨排放量稳中有升。氨排放同样是大气细颗粒物的重要前体物,其排放量的增加有可能抵消其它措施的减排效果,因此未来应加强对氨排放的控制。
4 发现了哪些新的污染问题?
全国范围内臭氧浓度攀升夏季显现明显
报告显示,全国范围内夏季臭氧浓度的攀升给我国大气污染的进一步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长三角、成渝和中西部地区夏季臭氧超标已经达到了不容忽视程度。
2015年,全国74个重点城市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第90百分位数最高值出现在北京,高达203微克/立方米,给夏季北京空气污染治理带来了新的压力。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士张远航指出,降低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是降低全国大气臭氧浓度的重要途径,而北京还需同时大幅度削减氮氧化物排放。
12月17日下午,郑州市召开红色预警启动后的首次应急响应调度会。预计我省西部、南部空气质量以轻度至中度污染为主,部分时段为重度污染,其他地区为中度至重度污染,北部地区部分时段会出现严重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
12月17日下午,郑州市召开红色预警启动后的首次应急响应调度会。预计我省西部、南部空气质量以轻度至中度污染为主,部分时段为重度污染,其他地区为中度至重度污染,北部地区部分时段会出现严重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
12月17日下午,郑州市召开红色预警启动后的首次应急响应调度会。预计我省西部、南部空气质量以轻度至中度污染为主,部分时段为重度污染,其他地区为中度至重度污染,北部地区部分时段会出现严重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
今天上午,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国务院关于2015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时表示,去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50微克/立方米,超标42.9%。
地方政府改善空气质量的动力将进一步增强,因为若完不成任务可能遭遇重罚。对此,马军认为,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都有所好转的背景下,郑州的空气污染状况显得尤为突出,要完成今年的目标具有挑战性。
地方政府改善空气质量的动力将进一步增强,因为若完不成任务可能遭遇重罚。
郑州市政府每月对所辖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进行环境空气质量考核,对大气治理不力的县(市、区)要进行罚款、约谈,甚至限批。
郑州市政府每月对所辖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进行环境空气质量考核,对大气治理不力的县(市、区)要进行罚款、约谈,甚至限批。
郑州市给今年的空气质量设置了具体的数字指标——PM10、PM2.5年均浓度要分别控制在150微克/立方米和79微克/立方米以下。
据日本《产经新闻》1月4日报道,日本九州北部4日出现大气中微小颗粒物PM2.5浓度较高的天气。
日本九州北部4日出现大气中微小颗粒物PM2.5浓度较高的天气。
根据韩国的相关规定,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若高于51微克/立方米,大气质量属于“严重污染”等级。
根据韩国的相关规定,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若高于51微克/立方米,大气质量属于“严重污染”等级。
植物专家称,大多数植物对PM2.5等细颗粒物都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但多肉植物本身叶面较小,对细颗粒物的吸附能力较弱。
据中央气象台12月17日消息,预计12月19日至22日,华北中南部、黄淮北部和西部等地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差,将再度出现一次中至重度霾天气过程,北京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