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部分农村彩礼拿秤称 一般是3斤3两百元大钞
【彩礼用秤称】春节前后是各地婚嫁喜事的高峰,年轻人缔结婚约、举办婚礼,走进幸福的殿堂。不过近些年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有些地方的婚礼陈规陋习有所抬头,导致奢靡浪费、攀比之风蔓延。对此,不少地方积极倡导良风美俗,刹住不良风气。
陈规陋习让大喜之日扫了兴
前不久,山东小伙小刘按习俗带着亲友去女方家“抢亲”。递了几个红包后,闹得兴起的朋友按捺不住心性,直接把门踹坏了。
“‘抢亲’本是借着喜气闹一闹,但闹过了头,出现人员受伤、财物毁坏就不好了。”小刘办完结婚仪式后赶紧找人把丈母娘家的门修好。抢亲之前,在女方家的客厅,小刘还吃了苹果、花生等,意味着平安吉祥。但大喜之日也是难为了小刘,“那天,我的嘴唇都被弄破了,塞了满满一嘴,根本咽不下去,最后都吐出来了。”
不久前,在陕西省西安市桃园北路,一支结婚的队伍正准备在路口放爆竹,旁边打扫卫生的清洁工人赶忙上前劝阻。“当时正值清早,这个路段刚刚打扫干净,而且结婚队伍准备放炮的丁字路口恰好是个风口,这风一吹,炮皮就会刮得到处都是,又得重新清扫。”清洁工王师傅说。
可能嫌清洁工人的劝阻妨碍了婚礼的“喜头”,婚礼队伍中的一名男子上来就给了王师傅一拳,王师傅嘴巴出了血,随即被送往医院缝了四针。
天价彩礼——一个沉重的社会话题,它不是一个新话题,在我市一些地方,沉重的彩礼让许多家庭不堪其重。” “不久前单位有个小伙子结婚了,我才知道现在的彩礼‘行情’:‘一动不动’加‘万紫千红一片绿’。
我院一审审理后认为,双方争议的焦点在于男方向女方转账的300万元是否属于彩礼性质,女方应否返还。其特殊性在于: 1、 赠送彩礼的目的在于缔结婚姻,而一般的赠与不会带有什么特殊目的;2、 当事人赠送彩礼并不一定是完全出于自愿,而往往是迫于民俗和习惯的压力。
我院一审审理后认为,双方争议的焦点在于男方向女方转账的300万元是否属于彩礼性质,女方应否返还。
11月8日,广西大新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闪婚闪离”的离婚纠纷,最终判准原、被告离婚。
现代快报10月14日消息,近日,农行扬州江都某支行迎来一位“千万富婆”庄某(化名)。由于自己伪造了“拆迁户”“有钱人”的身份,而庄某多次催着要看存单,包某就动起了伪造存单的念头。
当前正是“十一黄金周”,由于假期较长,一些新人选择了这个时段举行婚礼。结婚本是件大喜事,但对于家住达州市宣汉县华景镇的新郎鲁先生来说,在大喜日子却出了件烦心事。
俗话说:千里姻缘一线牵,现实中两人因缘分能结为夫妻固然皆大欢喜,若因感情不和也要好聚好散,然而家住新野的李某与刘某由于婚前缺乏充分了解“闪电”结婚,导致婚后矛盾重重感情破裂而分道扬镳。
俗话说:千里姻缘一线牵,现实中两人因缘分能结为夫妻固然皆大欢喜,若因感情不和也要好聚好散,然而家住新野的李某与刘某由于婚前缺乏充分了解“闪电”结婚,导致婚后矛盾重重感情破裂而分道扬镳。
同黑龙江农村的情况相似,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天价彩礼”现象在各地农村普遍存在,而且根深蒂固,有愈演愈烈之势。
谈到儿子的婚事,河南小伙陈杰的妈妈就直叹气:“媒人说了,你们家要想娶媳妇,最起码要比别人家多三成(彩礼钱)”。江西省社科院社会研究所所长邓虹认为,农村男女比例严重失衡也是造成农村彩礼节节攀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虞城县人民法院家事审判合议庭多次组织双方进行耐心调解,最终原被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被告返还原告彩礼款6000元,金戒指、金精珠各一个,其他无纠葛。
高某与孙某经媒人介绍于2015年农历正月初六订婚。无奈之下,高某对孙某及其父母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三被告连带返还彩礼5.01万元,并返还“苹果”6S手机、金戒指、金项链、金手镯共价值19213元,共计返还69313元。
春节前后是各地婚嫁喜事的高峰,年轻人缔结婚约、举办婚礼,走进幸福的殿堂。
网友“日落的风儿”说,老家在农村,当地风俗见面要给女方3.2万,订婚8万,结婚时,房子、车子、三金……一句话:“结不起!”
过罢年,可能不少人在算自己的开销,但对于过年期间送数十万元彩礼的男青年们来说,过年的开销只不过是“毛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