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给父母下跪谢恩。微博截图
据《新闻晨报》报道800多名学生齐刷刷在父母面前下拜磕头,在父母的头上拔下一根白头发,永远留念。11日上午,上海嘉定区民办斌心学校举办“孝敬文化节”。有学生家长表示,学校以如此盛大的场面向学生普及传统文化,很感动。但专家表示,此种方式不可取。
昨天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中,家长坐在各自孩子的教室里,听学生代表发言,讲述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关爱的点点滴滴,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心。然后,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站在父母的跟前,亲口向父母表示感谢。
这时候,投影仪打出一行字:“我双手抱着砖就无法抱你,我放下砖却无法养你。”老师解释说,这是一个农民工家长写给孩子的话。“父母为养育我们,头发都白了。”老师让学生到父母头上寻找白头发,拔下一根,放在学校事先制作好的“白发珍藏卡”里,永久留念。老师还指导学生给父母写下了一句肺腑之言。这个环节的活动叫“一根白发,万般情思”。
随后,全体师生来到大厅,仿照近年来国内祭奠人文始祖的仪式,举行了一个祭祖大典。主祭、陪祭等人员穿“汉服”,行礼如仪。
接下来还举行了跪拜父母的仪式。数百名学生集中在大厅里,站成四排,父母坐在跟前。全体学生在《孝亲敬老歌》和《跪羊图》的背景音乐中,向父母长辈行三跪九叩之礼,然后膝行至父母面前聆听教诲,互动交流。
家长何女士说:“别说孩子,连我们都没有亲历过这样的活动。在这样庄严的仪式下,通过实际行动感受传统文化,这比看书印象更深刻。”何女士说,学校这么做,效果很好,让她感动。
不过,作家、教育学者叶开对学生在大庭广众下集体下跪的形式予以否定。他表示,人和人之间,包括父子、母女之间,正常的关系是相互尊重,是将心比心的理解和沟通,而不是依靠类似搞活动、作秀的方式,来强行推广所谓磕头、膝行这样的礼教。他还认为,这种方式违背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做这样的事情,有违《未成年人保护法》。孩子对父母的爱可以用各种方式表达,但不是这种被要求下跪的方式。
昨天有微博爆料,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东庄小学获奖学生合照中,7名学生手持奖状跪在地上。
豪掷数万换来假试卷答案,偶发念头意外钓到“大鱼”。互加了好友之后,两人便在微信上聊了起来。
近日,市民周女士反映,她的孩子放学在家经常玩手机游戏,还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手机绑定的银行卡给游戏充值,花费近千元。” 记者了解到,如今玩手机游戏在学生中成了一种潮流,想要在游戏中更厉害,免不了就要想尽办法给游戏充值。
“哇塞,真的上天了,王老师你快看,我们的水火箭!”十一月的第一天,恰逢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一年级校本课时间,整个下午,走班上课的学生充满了别样的惊喜,这其中就包括为自己作品尖叫的“创客梦工厂”的学子。
近日,郑州工业技师学院发生了一起校园暴力事件。原因竟因为之前借的100块钱没有还。陈同学说:“当天晚上一大群人到我们宿舍门口,他们把我拉出去,拿东西往我身上打,有钢管、有木棍。” 目前打人同学已经向小陈道歉。
2006年8月20日,是鲁山县江河高中新生报到的时间,高一八班一个叫石艳飞的学生,在报到第二天领来了一位老大爷,帮他交纳了400多元的报名费,并办理了校外吃住手续。
据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官方微博消息,日前,有网友在微博上反映宿州三中高一(18)班学生“集体下跪”事件。
已近知天命之年的崔庆波是睢阳区古宋一中(原商丘县王坟一中)的一位普通老师,从教27年的她在教学一线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记者了解到,从教27年来,崔庆波老师一直奋斗在教学一线,几乎没有请过假,即使在病重的时候,她还咬紧牙关坚持给学生上课。
昨日14时许,海南澄迈县公安局接到辖区群众报称:在金江镇大坡村委会黄家下村南渡江边有3名学生游泳溺水失踪。
马女士说,一开始弟弟发现身份证不见时,挺着急的,因为还面临着假期结束回学校买车票等事情。由于身份证及时寻回,马女士的弟弟现在已经回学校了,马女士代表弟弟对冯先生表示感谢。
近日,网传“广西一小学老师打学生,致学生左肾破裂,不得不手术摘除”。经多方核实,事件发生在广西省钦州市灵山县伯劳镇山塘小学,涉事老师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据报道,9月27日下午,广东南沙港快速仑头出口附近发生一起意外事故。一辆满载46名学生的校巴突然起火,现场火势迅猛,幸运的是,3名边防官兵恰巧路过现场并及时发现险情,最终合力将校巴上所有人员安全转移。
民警赶到现场后,看到一名学生坐在桥头浑身发抖。民警询问得知,该学生骑电动车从同学家往回走,到马庄桥附近,被后面驶来的面包车逼到路边,连人带车掉进了河沟里,面包车跑了。该学生从河沟里爬上来后,向路人借电话报了警。
孩子放学后抱怨皮肤疼眼睛疼,原来是受紫外线灯照射导致。9月9日和12日,番禺区洛溪新城小学分校五(7)班、五(8)班的同学放学后相继出现不适症状,家长反映孩子“眼睛疼”“皮肤有烧灼感”。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最近两周云南昭通学院基本每天都停水,学生只有排队提水用,甚至有学生接雨水做为生活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