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女子用板车拉91岁老母亲环游中国 1年走2万4千里

2014年12月29日09:19  来源:现代快报

5034

  谢淑华拉着这辆人力板车,带着91岁老母亲出游

  谢淑华拉着这辆人力板车,带着91岁老母亲出游

  63岁的丰县退休教师谢淑华,前段时间,做了一件让91岁的妈妈特别高兴的大事,感动了很多人。她拉着人力板车,历时1年,走了2万4千里路,带着妈妈环游中国,完成了妈妈“一辈子在锅台边转,也想出去走走”的心愿。为什么要拉着车带妈妈旅行,一路上母女俩经历过哪些故事,是什么动力支持着这位“丰县孝女”走了那么远?近日,现代快报记者带着这些疑问,走进了母女俩的世界。

  孝行

  说走就走,带妈妈去旅行

  2013年4月,一个偶然的机会,谢淑华结识了来徐州演讲孝道文化的王锐老师,得知他要组织一个“人力房车”队,拉着父母周游中国,谢淑华当场就报名参加了。

  为什么非要拉着板车带老母亲出游?家人一开始也很反对。老伴、儿媳都不同意,谢淑华却解释说:“妈妈愿意出去走走,我就愿意拉着,孝心不能等,我们能走多远就走多远。”

  更重要的是,就在前两天,老母亲随口一句感叹,“你们都有机会出去旅游,我一辈子就是锅台前转到锅台后”,谢淑华记在了心里。

  此外,还有一个缘故,谢淑华的妈妈晕车。“一辈子从来不坐车,一坐车就难受。”女儿说,之前也曾开车带着妈妈去徐州,但上车短短十几分钟,老人就头晕,“下车就吐,饭也吃不下。”

  “这次恰逢好机会,5个家庭一起拉车带老人出行,我当然要参加。”就这样,2013年5月,谢淑华说走就走,拉着车,带着妈妈从上海出发,一路北上,目的地是北京。

  收获

  每到一处,母亲都笑呵呵

  没有GPS导航,没有电动助力,靠一本地图册和沿路问人,谢淑华用肩背着纤绳,双手拉着车载着妈妈,以每天80里的速度行走。

  这辆名为“感恩号”的车是由上海一家爱心企业捐赠的特制房车,紫红的车顶,带窗的车身,里面放着被褥、简易炉灶、修车工具,还有老人爱吃的面条、煎饼、肉酱。

  上海东方明珠塔、南京玄武湖、河南少林寺……每到一处,老人们总是笑呵呵的,十分开心。

  43天后,行走3500多里,车队顺利抵达北京。当到达天安门广场、走进毛主席纪念堂时,看到妈妈满脸的兴奋,谢淑华终于舒了一口气,“我的心里从没有那么满足过,因为我从没有见过妈妈那样开心,笑容那么灿烂。”

  感恩

  孝敬妈妈,一刻也不能等

  在路上,母亲曾提出要放弃。那是在从河北往北京去的路上,得知女儿两只脚底都磨出了血泡,妈妈坐在车里不肯吃饭,嘴里念叨说:“不走了,不能把你累坏了。”

  这个场景,谢淑华记忆犹新,“当时我就跪在妈妈面前,我说当年您吃树皮、吃柳条,拉扯我们姊妹5个吃了那么多苦,只要您身体好,愿意出来走走,我就愿意拉着您。”“要知道,那个年代,吃都吃不饱,更何况妈妈一直坚持供我们上学。”谢淑华出生于1951年,到了上学的年龄,又正逢三年自然灾害,周边几百个孩子,很少有人上学。可妈妈说:“只要饿不死,就供你上学,必须有文化,才能有出息。”

  2013年6月,车队到达北京后,旅行并没有结束,谢淑华打算带妈妈去更远的地方。而这一次出发,她还多了一个想法,沿途宣传传统孝道,让更多的老人都能幸福。“我愿意分享我的故事,希望有更多的儿女孝顺老人,孝心不能等。”2013年9月17日,谢淑华再出发,带着妈妈南下,目的地是海南。

  2014年1月18日,谢淑华拉着妈妈终于踏上了海南岛。马年春节,母女俩就在海边过年。

  2014年5月回到丰县后,谢淑华又应邀走进机关、学校、社区等公益讲堂,宣讲孝道文化。“行孝是个人修为,传孝是社会责任,百善孝为先,只有首先对自己的长辈好,才能推己及人。”

文章关键词:旅游;退休教师 责编:王文静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旅游怎样带动千万人脱贫

    单纯的旅游开发,不一定能达成扶贫的目标,旅游扶贫需立足贫困人口受益,正视扶贫与单纯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设置一些指标,把扶贫行动真正纳入到旅游开发的系统运作之中。

  • 旅游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要充分发挥好旅游的社会影响力和旅游业的融合力、带动力,创新开发旅游健康产业的产品和业态,推进“旅游+健康”的融合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健康产业体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 鹿邑县旅游综合体开工建设

    鹿邑县旅游综合体(游客服务中心)位于县城东城区,曲仁里老子文化产业园区内,辅仁大道与紫气大道交叉口,西距明道宫景区2公里,东距太清宫景区5公里,交通便利。

  • 旅游不是一锤子买卖 “口碑”是金字招牌

    近些年“丽江酒托”“导游辱骂游客”“不消费不让走”等事件,像是在“想象的云南”和“现实的云南”之间构筑了一道高墙,让不少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 吹响旅游扶贫攻坚战号角

    这是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指导下“旅游+”发展模式在乡村旅游扶贫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多部门共同参与、统一行动、协调发展,更加有利于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 淇县十一旅游黄金周圆满收官

    淇县旅游在淇县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安全稳定为中心,全力抓好经济创收,积极开拓客源市场,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由于准备充分,组织得力,协调到位,各景区接待有序,治安、交通、旅游秩序良好。

  • 旅游传递中国“好声音” 产业发展迎来黄金期

    全球每年有近12亿人出境旅游,旅游业已经成为一个强劲的经济部门,它既是实现繁荣与和平的途径,也是改善千百万人民生活的变革力量。

  • 旅游就餐观光的好去处 “宿鸭湖生态园”欢迎你

    宿鸭湖生态园位于汝南县西,宿鸭湖东,驻新公路与新坝后路交叉口北1200米路西,这是一个集就餐、垂钓、游玩、住宿、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场所,是家庭游玩、亲朋小聚、商务洽谈,团体和个人垂钓、感受田园风光的好去处。

  • 发挥好旅游“双扶贫”功效

    旅游扶贫是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旅游行业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充分发挥旅游扶贫物质和精神“双扶贫”的功效,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 旅游闪耀中国外交舞台

    中国旅游的国际交流合作之路,走过融入世界旅游、影响世界旅游和引领世界旅游的历程。中国国际旅游合作正在向全方位、多层次国际交流合作转变。

  • 市开展旅游市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中秋、国庆将至,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昨日,记者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8月底至10月30日,焦作市将全面开展旅游市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旅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提升旅游市场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 商丘市旅游局深入调研旅游精准扶贫工作

    调研组一行先来到梁园区黄河故道、刘口天沐湖景区调研,了解景区发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并详细查看了景区环境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随后调研组又深入刘口乡刘灿村,对该村的自然资源状况、现有旅游基础设施、风土人情等旅游要素进行了深入考察。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旅游业奋勇当先

    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在服务大众、促进消费、推进经济结构优化、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需求并适度超前的过程中,不断进行配套服务和衍生产品开发,在提供有效供给、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率先破题。

  • “旅游+”释放双创“洪荒之力”

    “旅游+”代表新的经济形态、新的生活形态、新的社会组织和新的先进生产力。推动旅游业加速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不断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拓展旅游产业面,拉长旅游产业链,形成现代旅游产业集群。

  • 今年下半年中国旅游经济保持乐观预期

    从国际环境看,英国“脱欧”公投及由此可能导致的苏格兰“脱英”将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美国大选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政策导向变化等不确定性增加,对国际旅游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