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新野县鲍湾村耍猴人杨林贵蹲在家门口和自己的猴子玩耍。杨林贵,耍猴近三十年。记者 周岗峰 摄
10月13日,耍猴人鲍庆山牵着从牡丹江带回的两只小猴在家门口玩耍。记者 周岗峰 摄
新野猴艺,作为乡土艺人讨生活的方式,历经数十年演绎后,被赋予了文化传承的标签。然而,今年7月,6名新野耍猴人在牡丹江市街头表演时,因没有“野生动物运输证”被牡丹江森林公安刑拘,一场民间技艺传承与城市管理模式的冲突,引发舆论关注。
在素有“猴艺之乡”的河南新野,猴艺正逐渐没落。这一具有乡土气息的街头表演艺术,在城市管理模式与现代文明的撞击中,逐渐被边缘化并尝试走上转型之路。
“翻个筋斗!”10月13日下午,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鲍湾村的一处农家院里,鲍庆山面对两只半米高的小猴,发号施令。
47岁的鲍庆山属猴,是一名耍猴艺人,从事这一技艺已近30年。他将手里的绳子向下一顿,小猴们高高跃起又落在原地,没能翻出筋斗。
“在公园关了快俩月,猴子的技能生疏了。”鲍庆山说。
今年7月份,鲍庆山及其哥哥鲍凤山等四名耍猴艺人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街头耍猴表演时,被牡丹江市森林公安刑事拘留,包括两只小猴在内的6只猴子被关入公园,其间一只大猴死亡。
13日的磨合训练没有持续太久。鲍庆山有些迷茫,猴子训好之后是否还要出去卖艺。尽管法院9月23日宣布4人“社会危害性不大不需要判处刑罚”,但在看守所被拘留两个月后,他的哥哥和同伴都不愿再从事这行。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