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证,代表两个相爱的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承诺。今天是情人节,愿今天结婚的你,对另一半的爱,持久而醇香
今天是西方情人节,一对对新人都想在今天拿到爱情的“红本本”,预计市内各个婚姻登记处将迎来登记高潮。
以前人们结婚时,会不会去相关机构登记?或是一桌酒席就定下终身?那时的结婚证是什么样?人们结婚的过程和现在有何不同?为了让新人们了解结婚证的变迁,永川区婚姻登记处日前在登记处大厅的橱窗内,展出了各个年代的结婚登记证。一张张登记证代表着一段段激情的岁月,展示了一桩桩浪漫的姻缘。我们衷心祝愿今天登记结婚的有情人,爱情能像这些婚姻登记证一样,持久而醇香。
30年代
证书上有两颗心形和两个小天使,还有百年好合字样
上世纪30年代的结婚登记证比较喜庆,也比较形象。整个证书约两个巴掌大小,两颗心形挂在证件正上方,左右上方是飞翔的小天使,它们各自手牵着心。正中下方印着“百年好合”的字样。证书的文字是竖排(如图)。
永川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主任王崇清做了多年的婚姻登记工作。她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在上世纪30年代,介绍人的名字需要写在结婚证上。
重庆晚报记者在登记处大厅的橱窗里,看到一份上世纪30年代的结婚证,不过因为年代久远,登记证上面的字迹已变得非常模糊。“那个年代结婚的人,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了。”王崇清说。
40年代
“亲朋不送红包,送小白菜、黄豆、自家打的豆腐”
上世纪40年代,大富人家很多采用绢质结婚证书,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婚书图案语言。一般结婚证书,惯以暖红色调为主,这一份手绘的结婚证书却别出心裁,满目青翠葱茏,尽显绿色自然之景象。
周制华,男,万州人,今年90岁,与妻子罗蕴芝的婚姻已走过66个年头,可说是钻石婚。与许多小年轻的婚姻一样,老两口年轻时也曾因生活琐事吵过,闹过……不过,他们牢牢抓住了自己的婚姻,一直走到现在。
虽然今年已90岁,但周制华思维清晰,身体健朗,喜欢锻炼,偶尔还会打点小麻将,如今已是四世同堂。回忆起自己的婚姻,老人记忆犹新。
“那个时候不兴扯证,在村里摆了20桌,我们就算结婚了。”周制华告诉重庆晚报记者,他和爱人是在1948年结婚的,那时他们是经媒人介绍,结婚之前连面都没见过。“我还记得办酒席的时候,有蒸肉、烧白,其余都是小菜,一共9个菜,把家里的积蓄用光了,还借了些钱。”周制华说,当时因为老百姓家里都没钱,所以送礼也不像现在这样送红包。“那时候亲朋来吃酒,送的都是小白菜,还有黄豆、自家打的豆腐等,偶尔有人送点钱。”
“他的封建思想很严重,总说做饭是女人的事,所以80岁前没进过厨房。后来好了,他开始照顾我了。”说起老伴,罗蕴芝老人满脸洋溢着幸福。几年前,罗蕴芝因为中风左手不能灵活活动,从不下厨的周制华学会了熬粥煮面条,细心地照顾着老伴。
50年代
“没请同事,没请亲朋,连一颗喜糖一件新衣服都没买”
上世纪50年代的结婚证,竖排,繁体字。新人有了露脸的机会。在登记处大厅的橱窗内,重庆晚报记者看到一对上海夫妇的结婚证,证书正上方印有五角星,五角星两边有三面国旗,一对新人的合照位于五角星下方。结婚人分别叫胡乾文和都万宜。结婚证四周还有小麦等农作物,寓意丰收(如图)。
黄桂英,渝中区人,今年81岁,现在居住在沙坪坝歌乐山一家养老院。
“2月14日是情人节,我和老头儿从来没耍过,老头儿都已经走了十多年了。”回忆起自己的爱人,黄婆婆有些伤感。1952年,黄婆婆刚满18岁,经人介绍认识了运沙工王钢,也就是自己的丈夫。“那个时候,他们家负担很重,所以我们结婚时就是扯了个证,啥子都没办,既没有请单位的人,也没请亲戚好友,连颗喜糖都没买,一件新衣服都没买。”至于办结婚证花了多少钱,黄婆婆说已记不清了,后来几次搬家,压箱底的结婚证早就弄丢了。
“那时候家家都穷,我们互相都理解,所以我也没要求夫家什么东西,也不觉得委屈。”黄婆婆称,到了上世纪80年代,子女们都拉扯大了,家里渐渐宽裕起来,老伴儿给她打了一对金耳环、一条金项链,还有一个金戒指。“老头儿说,结婚的时候啥子都没给我,这些东西就当是对那时亏欠的补偿。”
60年代
“他给我一年多的收入150元,我为自己和他各买了一件衣服”
上世纪60年代结婚登记证,没有浪漫的心形,也没有各种农作物点缀。豆腐块大小,左边是最高指示,最高指示下方印着“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等字样。右边是婚姻登记内容,仅登记姓名、性别、年龄即可。文字开始横排(如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婚姻登记证,政治色彩较浓。”王崇清说。
李应乔与陈维贤今年70岁,二人在上世纪60年代结婚。“我们是1967年扯证的,结婚证现在还在。”陈婆婆接受重庆晚报记者采访时说。
她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当时和丈夫同在厂里上班,扯证时两人去厂里开了一封介绍信,然后就去街道办事处登记了。“那个时候没有拍照,没有鲜花,工作人员就是问我们双方是否自愿,然后就颁证,过程很简单。然后我们回来就请亲戚朋友喝喜酒,一共两桌人。”
不同于现在年轻人结婚,陈婆婆说,在那个年代,老李没给她什么金银首饰,而是给了150元。“那个时候工资差不多10来元一个月,150元就是一年多的收入。我用这笔钱给自己添置了一件衣服,给他买了件棉大衣,还做了两床铺盖。”
80年代
“为登记那天精神帅气些,我花三个月工资50元买了最流行的中山装”
上世纪80年代的结婚登记证,印有毛主席语录: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重庆晚报记者在橱窗内展出的结婚登记证看到,形如奖状,内容简单,仅需当事人的姓名,无需其他信息(如图)。
金永辉,58岁,家住大坪,1984年与妻子在江北区扯证结婚。他告诉重庆晚报记者,与妻子是多年的邻居,所以也算老相识。回忆结婚登记的那天,金先生至今记忆犹新,“那可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激动得头天一夜没睡。”
他说,当时自己每月工资只有18元,为了结婚登记那天能打扮得精神帅气些,他狠下心买了一款当时最流行的中山装,“遭了50元,差不多是我三个月的工资。”
“那时候登记过程不复杂,不需要照相。结婚证也很简单,就是对折的一张纸,像奖状一样,可惜后来不知怎么弄丢了。”金永辉说,扯证当天,他和妻子还带了糖果送给证婚人。
王崇清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法制逐步完善,结婚证不再是夫妻两人压箱底的纪念品,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文书。如今的结婚证取消了复杂的图案,并由奖状式变为护照式,方便携带。(重庆晚报记者 周小平)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