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驳"三伏贴荒唐论":方舟子观点驴唇不对马嘴
眼下正处在三伏高温期间,大小医院内,到处可以看到用“三伏贴”治疗的患者,有的医院一上午就有500多人过来就诊。近日,网络名人方舟子称,夏贴膏药没有任何科学道理,不会让人的身体发生奇迹般的改变,贴“三伏贴”是一种“迷信的做法”和“荒唐的做法”,最多提供心理安慰。对于这个观点,南京中医专家则认为,方舟子说得“驴唇不对马嘴”。
方舟子:
敷“三伏贴”是“荒唐的做法”
据有关报道称,方舟子近日在北京举行的2012互动百科用户大会上表示,敷“三伏贴”是一种“迷信的做法”和“荒唐的做法”。
他对“三伏贴”提出了3点质疑:第一,贴在皮肤上的药物能不能进入身体?他认为,事实上皮肤对很多种药物并不能吸收;第二,即使药物能够通过皮肤进入身体,是否能够达到一定的药物浓度?他分析说,药物要想起到治病的效果,必须达到一定浓度。在皮肤上贴药物,人体能够吸收的量非常小,不可能达到治病所需的药物浓度;第三,即使达到所需的药物浓度,是不是能够在几个月后的冬天治病?他认为,“三伏贴”希望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这种说法缺乏说服力,药物一般只能对身体的现状起作用,实践中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三伏贴”到冬天还能发挥疗效。
昨天,快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方舟子的观点也得到了一些专家的赞同,甚至有部分从事中医的人也承认这里面有点“说不清楚”。南京一位儿科专家说,听说过中医的“三伏贴”等冬病夏治的方法,但是西医没有什么穴位之说,所以对冬病夏治不好评论,但至少有一点,中医拿不出有效的科学证据证明其真的有效果。
南京专家:
谁说“三伏贴”是通过药物起作用的?
昨天,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的张树剑教授,在微博上反驳方舟子的观点:“方先生经常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言论,近来又来批评三伏贴了。其依据是药物一般不会经皮肤吸收,即使能吸收也未必达到浓度,即使能达到浓度也不可能持续到冬天。谁说三伏贴是通过药物起作用的?其原理是通过药物刺激体表,与药物的关系不大。从这一角度批评三伏贴,真是驴唇不对马嘴。”
三伏贴不是吸收药物
张树剑告诉快报记者,“三伏贴”属于天灸的范畴。所谓天灸,就是用刺激性的药物涂在体表,令皮肤发泡,看上去好像是用艾炷烤灼的灸疮,故称天灸。在初伏、中伏、三伏的第一天,用药物,如斑蝥、白芥子、延胡索、吴茱蓃等,研末用醋调敷在大椎、肺俞、定喘等穴位上,令皮肤发泡,用以治疗哮喘与慢支。每年的三伏,全国各地中医院基本上都开展“三伏贴”的项目,诊室门口往往排成长队,也是中医院的一大特色。“三伏贴”的本质是刺激穴位,与药物关系不大,可以在家用生姜泥、蒜泥敷贴也行。冬病夏治是一种治未病的方法,其基本的理论依据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当然对此也不必拘泥,用药寒热与否,要看病情的特点。“三伏贴”也未必一定在入伏的第一天,错过那一天也无妨。“关键是方舟子质疑的角度错了,三伏贴是通过药物发热,刺激穴位,达到防病治病的功效,而不是吸收药物。”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