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高考“成本路线图”:35年间翻涨了数万倍

2012-06-08 08:27 来源:现代金报

网传高考“成本路线图”:35年翻了数万倍

  三大费用推高高考成本 制图吴玉涵

  又是一年高考季,网上一份高考“成本路线图”传火了。有网友算了一笔账,从1977年以来的35年间,高考成本从最初的几毛钱“涨”到了现在的万元以上。

  【网络热传】

  “高考成本”增长惊人

  “(上世纪)70年代一本练习题,一碗绿豆汤,花费不到5毛钱;80年代买套好文具,花费10元;90年代买复习资料,喝碗鸡汤,花费350元;‘00年代’请家教、租宾馆,花费5000元;‘10年代’一对一补课、订营养餐、租学区房花费四五万元……”高考“成本路线图”如此写道。

  网友“天天逍遥”感叹,数万倍的增长,再这样不计成本地折腾下去,还能折腾得起吗?网友“天天秋天”则担忧,高考成本越来越高,考生越来越娇贵,不知道是社会进步还是退步。

  网友指出,从1977年至今,高考已从“一个人的战斗”变成“全民战争”,从“一次升学考试”演变成全民的消费,继而形成一个产业。这个产业包括保健品、补脑液、补习班、家教、营养餐、学区房、高考移民代理、高考房甚至考后的庆功宴、谢师宴等等。

  有网民说,当孩子的高考和家庭前途,甚至和家族命运绑在一起,考试和各种利益群体、社会机构绑在一起,高考就“逼得家长们像鲁迅笔下捐门槛的祥林嫂,虽然备受搜刮,却也心安理得,只要对孩子高考有好处,再贵也值”。

  【记者调查】

  上海家庭

  高三一年总共花了约5万元

  虽然对所谓“高考成本”的计算口径存在争议,但围绕着高考,家长们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却是不争的事实。

  毛惠珍家住上海市徐汇区高安路街道,她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和2012年一家三代高考的见证者。她说,上世纪70年代,“不敢给家里增加负担,最多买两本几毛钱的二手复习书”。到上世纪80年代,女儿考大学,开销就增加了,每个月给5元到10元的零花钱,还有麦乳精等营养品。

  今年,毛惠珍的外孙女要高考,她感到特别紧张,而备考开销更让她唏嘘不已,上一家知名培训机构,一对一补课,双休日4个小时,每小时190元,“都是重点中学退休的高级教师,孩子肯定要额外补一下。”营养上“顿顿无鱼不欢,维生素、钙片也要补,一个月伙食开销3000元左右,算下来,外孙女高三一年总共花了约5万元。”不过,让毛惠珍庆幸的是,好在家离学校不远,不用租学区房,省下了几万元费用,要是租“学区房”全方位“贴身”照顾,开销超过10万元很正常。

  北京家庭

  仅临近高考这一个月就花了上万元

  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高三学生阳阳,高考体检之后,每天开始食用“富含微量元素”的某品牌补品,一瓶120片,售价400多元,每天吃两三片,每天还喝某品牌专用牛奶,一天喝三四盒。阳阳的妈妈杨莉还专门聘请了三个老师“一对一”辅导,每周费用1400元。今年北京“上合峰会”恰好和高考撞车,考虑到交通问题,不少家长都在考场附近定了“高考房”。杨莉就租了一个“高考房”,一天288元。此外,因担心考试两天有雨,专门预订了三轮车接送孩子。

  “因为我高考,爸妈已经成月光族啦!”阳阳告诉记者,包括家教费、营养费、高考房在内,仅临近高考这一个月就花了上万元。

  ●延伸阅读

  高考不应成为家长“成本考试”

  宁夏社科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牛学智说,在物质投入的背后,家长遭受的“精神折磨”更是无法量化,“这不是在考学生,简直是在考家长嘛。”

  上海市妇女干部学校副教授、家庭问题专家周美珍认为,某种程度上,高考考的是家长的智慧和定力,考的是孩子的心理素质。一些推波助澜的商业炒作,迎合了家长的“口味”,使得“高考焦虑”越发泛滥。

  高考对孩子固然重要,但用钱就能堆出必胜的底气吗?吴勤校长等认为,围绕高考的合理投入是有必要的,但一定要把握好度。并不是说你花钱越多,对孩子帮助就越大,有时候可能适得其反。过分关心往往会给孩子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出现紧张等情绪,不利于孩子的发挥。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闫起磊黄文新

  (据新华社6月7日电)

责编:周艳博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来袭,哪款才是你的菜?

娱乐圈男神女神当道,个个生的个唇红齿白倾国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为暑期档头一炮,其中隐藏着几枚重磅炸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