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记者马岳君本报实习生罗芬芬
14年前的8月20日,山西省希望工程办公室收到一笔特殊的汇款,汇款者来自阳泉,署名为“公仆”,之后每年的8月20日,山西省希望工程都会收到这位“公仆”的汇款。2008年,在阳泉市公安局等多方努力下,山西省希望工程办公室终于找到了“公仆”。他就是阳泉市公安局监察支队民警曾光明。
曾光明今年54岁,8月20日是他的生日,之所以选择在这天捐款,是因为老曾担心平时太忙忘记汇款,就索性把自己的生日定为汇款日。从1997年开始,老曾的捐款之路已走了14年,第一次老曾汇了50元,而他那时的工资每个月也只有400元。
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匿名捐款的时候,曾光明笑着说:“我就是个普通老百姓,别人有困难,我有能力就帮一帮,我觉得事做了就行,没必要让人知道。”
曾光明告诉记者,在向山西希望工程捐款时,他同时还向阳泉市见义勇为基金会、阳泉市希望办、省引黄工程办公室每家捐款50元。
在曾光明的办公室和家里,记者看到了捐款票据。大致数了一下,总数超过300张。
说起捐助初衷,曾光明说:“刚开始是1996年,我看到中央台播放的一个希望工程节目,很多孩子因贫穷不能上学,尤其是看到一幅画面:大眼睛的小女孩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于是就产生了捐款的想法:想着每月省点烟钱,就能捐助一点,帮助一些孩子。”
“只要我活着,还领着政府的工资,这个款就要坚持捐下去,只会增加,一分都不会少的!”采访结束时,朴实的曾光明笑着告诉记者。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