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凌多发农村及城乡接合部
相关部门对“校园欺凌”事件风险定级偏低,导致“校园欺凌”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目前应该树立“校园欺凌”风险防治观念、明确“校园欺凌”的风险防治责任、健全“校园欺凌”风险防治制度、提高“校园欺凌”风险定级
近期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可谓触目惊心。
“校园欺凌”并非偶发事件。由于传统观念作祟,这类事件出现两种极端情况:大量个案被“内部消化处理”;如果被曝光,往往是事态严重、行为极其恶劣的个案。
专家认为,相关部门对“校园欺凌”事件风险定级偏低,导致“校园欺凌”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此,对于“校园欺凌”的风险防治不仅要转变观念,还要健全风险防治制度,提高“校园欺凌”的风险定级。
“‘校园欺凌’因为当事人年龄过小,欺凌行为并未造成实质性的伤害所以通常并没有引起关注。老师家长只看到他们对我的不友好,根本看不到不友好的背后是因为某个无理的缘由引发的集体性的攻击与伤害。”在“知乎”网络问答社区上,一位曾遭受“校园欺凌”的网友这样写道。
一位在北京市某区教育委员会工作的人士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引发“校园欺凌”的都是一些很琐碎的小事。一些在成年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足以引发一起“校园欺凌”事件。
6月24日,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警方接到一名昵称“叉烧肉”网友的举报,称有一伙女生经常在平定县城关中学附近欺辱同学,并将欺辱虐待的照片上传至手机交友APP“遇见”上大肆炫耀。从照片上看,这伙女生经常在固定地点围殴、掌掴、辱骂一女生,逼其下跪甚至拿烟头烫其身体。
经调查,办案民警很快锁定涉事女生王某及其同伙女伴。在王某等人新一轮施暴过程中,民警成功解救受害女生林某,并将王某一伙女生拘留调查。民警问其施暴的原因,王某称只是单纯看这种“书呆子”不顺眼,准备教训教训她。
从表面上看,“校园欺凌”行为并不会造成明显的伤害结果,但是,对作为未成年人的受害方而言,则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这种伤害甚至难以修复。
再次引用上述网友的话:“这件事情伴随着我整整一年。这一年中,我被人痛骂,被人殴打,被人吐口水,被人当作病毒般的存在。哭有什么用,找家长老师有什么用,一旦他们离开教室,欺凌只会变本加厉。我只能熬着,几度想要用自杀来报复他们以求解脱。这噩梦般的一年,我才小学六年级,迫不及待想要告别。”
上述区教委人士向记者介绍,“校园欺凌”事件在校园内发生的较少,一般发生在校园周边比较隐蔽的地方;从发生概率来讲,“校园欺凌”事件当事人以初中生为主。因为年龄小的学生都是由家长全程接送,而高中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控力比较强;从“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时间来看,放学后的机率大,因为这段时间是管理的真空;从发生的区域来看,“校园欺凌”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以及城乡接合部。
“从预防的角度来看,关口前置能够起到比较好的预防效果。”上述区教委人士说,这就是所谓的主动防。比如做一些预防性的排查工作,学校在前期摸排时,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化解。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