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拍摄的事发地点从山上落下的巨石。新华社发布发 赵家志 摄
3月19日,消防人员搬运遇难者遗体。新华社发布发 赵家志 摄
初春时节的桂林温润潮湿,连日的小雨让秀美的漓江水量充足,吸引着各地游客。然而,19日在叠彩山脚、漓江河畔的一声巨响,扰乱了山水桂林的这份诗情画意。
19日9时25分左右,桂林叠彩山景区发生一起山石坠落事件,导致4名游客当场身亡,3人送院全力救治无效遇难,25人不同程度受伤。
这一伤亡背后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连日阴雨的气候是否是坠石事件的诱因?景区管理方对坠石事件是否有负有责任?当地政府对此有何调查结果?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河岸惊雷”?
19日上午9时许,退休职工柯加宁像往常一样来到漓江边的叠彩山脚下与友人闲谈,却不知一场危机即将与他擦肩而过。
“当时我听到轰隆隆的滚石声音,持续了约4秒,顿时感觉不对劲,本能促使我拔腿就往安全的地方跑,只见一块巨石从约10米高的山上滚下来,在我面前约2米的地方砸下来,随后沿着山脚的台阶滚了下去,整个过程也就不到10秒钟。”柯加宁回忆道。
柯加宁向记者展示了他手机里拍到的现场图片和视频。记者看到,一张拍摄时间为9时48分的照片中,一辆有“两江四湖026”字样的游船停靠在叠彩山脚的码头,群众在打捞被巨石击中后坠入漓江的遇难者遗体,还有人躺在岸边的竹筏上和树脚下。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事故发生在叠彩山景区木龙洞附近的游船码头,一块从山上坠落的巨石击中已从游船登上码头正准备进入景区游览的游客,导致4人当场死亡,另有3名危重伤者在送往医院路上不治身亡。
记者在事故现场看到,巨大的落石砸断了游船码头的石墩,现场有很多碎石,留下斑斑血迹。
柯加宁提供的一段视频中,有群众向同样躲过危险的旁人说:“还好我跑得快,不然就要出事了。”视频中可以看到,巨石将山脚下的水泥阶梯砸出一个个窝,旁边的大理石围栏也被砸断,在山脚摆卖的小摊子被大块的碎石压在下面,现场声音嘈杂,场面混乱。
是天灾还是人祸?
由于事发前桂林市曾连连降雨,还经历了空气湿度很大的“回南天”,中国天气网数据显示,19日桂林市的空气湿度最高曾达85%,有网民猜测此次坠石事件与气候条件有一定关系。记者就此采访了景区工作人员,得到的回复是,连日阴雨与潮湿的气候或许是山上坠石的诱因之一。
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喀斯特(Kar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然而这样的地质结构常常伴随着隐患。
网民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在这一起偶发的坠石事件当中,景区管理方是否负有安全生产责任?记者在现场看到,叠彩山景区内树立着“小心落石”字样的提示牌,就在事件发生的现场也有提醒游客注意安全的警示牌。
在叠彩山脚下生活了30多年、今年63岁的涂大姐告诉记者,这已经不是叠彩山第一次发生落石事件了。她亲身经历的坠石事件就至少有两次,分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和2013年,不过两次事件都没造成人员伤亡。
景区一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2014年,工作人员曾对景区的落石隐患进行排查,并妥善消除隐患,最近也在景区内进行过安全检查,连日阴雨与潮湿天气可能是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
涂大姐回忆,当时确实曾有人在叠彩山脚下设立围栏,阻止游客进入落石范围,并在山上对容易坠石的地方进行安全排查,但她认为这反而可能是此次坠石伤人事件的诱因之一。“附近的老人家说,本来山上的石头根基挺稳的,他们上去东撬撬、西撬撬,把本来很实的石头撬松了,不是加重隐患了吗。”
还有网友质疑称,景区木龙洞口正在修建旅游厕所,此次事件或许与厕所的建设有关。现场救援人员认为,落石是自然滑落,潮湿的天气应是主要原因之一。截至19日22时,调查人员没有对网友这一质疑进行回复。
如何善后?
2012年11月28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这是中国第一个旅游专项发展规划,标志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在如火如荼建设过程中,此次事故会给桂林一些有落石隐患的景区旅游蒙上阴影。有网民认为,虽然此次事件只是个案,但会影响桂林旅游形象。
桂林市有关部门19日通报称,事件发生后,桂林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事故处置工作小组,相关部门负责人迅速赶到事故现场指挥救援,对全市范围内有地质隐患的地点进行排查。
截至当日18时,2名伤者经过手术治疗状况稳定,生命体征正常,其余23名轻微擦伤人员已全部出院,继续原有行程。
叠彩区公安部门提醒,在山区旅游需注意,山区多岩石,尤其是土壤植被较少,岩体裸露较多的山脉地区,岩石经风雨剥蚀极易风化滑动,在外力条件作用下随时可能滚动下落。即使是很小的石块从高处滚落也会使人受伤。如果较大岩体崩裂滚落,其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目前,事故原因及遇难者身份相关部门正在调查核实,相关善后工作正在进行中。(记者钟泉盛)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