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深度 > 正文

诊治公务员“副科病” 职级改革打破晋升“天花板

2015-03-19 10:09 来源:半月谈网

  在我国,基层公务员占公务员总数2/3以上,广泛分布于各级党政机构中,直接面对并服务群众。但是,如此庞大的群体上升通道极为有限,职务晋升历程往往十分漫长,大多数基层公务员止步于科员、副主任科员。不少公务员在基层干了二三十年,待遇上不去,个人事业也得不到成就感,不免对职业生涯心生遗憾。也有一些更年轻的公务员害怕自己得上“副科病”,对工作产生倦怠。

  始于2014年12月的县以下公务员职级制度改革,引发不少热议。基层公务员干够一定年限不用“升官”也可晋升职级,进而提升待遇。有人称这一改革终于可以治治积弊多年的官场职业倦怠症了。那么,这一举措究竟疗效几何?

漫画

漫画

  官帽“僧多粥少”,职级改革打破晋升“天花板

  长期以来,职务在待遇中起决定性作用。不少基层公务员告诉半月谈记者,在他们的收入占比中,职务工资占比较大,而且职务决定了级别和其他津贴补贴。

  在现行制度中,公务员实行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职务、职级、工资三者相对应,职务能够决定职级,职级随职务变化,并随之获得相应的工资待遇。这就意味着,公务员在同一职务上,可以按照国家规定、在达到一定标准的时候晋升级别。但当前的现实状况却是“以职定级、以职定薪”。职务在公务员晋升和薪资待遇方面仍然起决定性作用,基层公务员要想获得更好的待遇,只能走职务这一独木桥。

  在许多人看来,只有职务上去了,相应的福利和待遇才能上来,这样对基层公务员来说很不公平。与庞大的公务员队伍相比,职务、官位数量毕竟有限,可谓“僧多粥少”。有研究指出,我国从科员到县处级干部的升迁比例仅4.4%,从县处级升迁为厅局级的比例低至1%。有限的职务和庞大的基数之间矛盾无法调和,长期积累容易形成唯职务至上的风气。

  人事制度改革将有利于打破这一困局。去年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审议6个文件,其中包括《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意见最大亮点被解读为“基层公务员不升职也能晋级,提升工资收入水平”。

  《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指出,县以下机关公务员将设置5个职级,如果一名正科级别的乡镇公务员连续15年未得到提拔,可享受副处级干部待遇。同样,副乡科级、副主任科员满15年未提拔,可享受正科级待遇。

  根据这一新政,若一名乡镇镇长15年未获提拔,可享受副县长的工资待遇。

  “不混个处级太没面子”,“官本位”怎么治

  天津市南开区的一位公务员刘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在副主任科员的岗位上已经干了十几年,但由于几次竞争失败,总是升不上去,算算自己退休前应该也没机会再升上去了,感觉心里挺憋屈的。记者了解到,有类似想法的基层公务员不在少数。

  职级制度改革,显然给公务员在职务晋升之余,开辟了另一条发展路子,为基层公务员构筑了一套“职业发展阶梯”。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徐晓日表示,基层公务员职级与职务并行制度改革是一种激励机制,对基层公务员成长具有导向性,可以让许多基层公务员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能量。

  “职级制度改革是好事,让公务员们不再挤破脑袋抢位子了。”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一名在副科岗位上工作了20多年的公务员说。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给公务员队伍吃下了“定心丸”。记者在一些基层乡镇采访了解到,由于县以下公务员多生活在“熟人社会”,亲朋好友等经常根据一个人的工作岗位来判断这个人“是否有能耐”、“是否混得好”,进而给予相应的舆论评价。至于个人职级,鲜有人知晓。

  此类现象加剧了公务员对权力的追逐欲望,甚至视权力为“神话”,并将其作为从政的目标追求。

  “职级对应的是薪资差异,但差异应该不大。况且很多官位、职务本身带来的物质回报丰厚,很多公务员并不看重工资。真正有理想、有抱负的公务员,更看重所处岗位带来的职业成就感。”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一名正科级公务员坦言,“不混个处级干部,有时都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这位公务员告诉记者,他身边不少人有这样的想法。

  一些受访的基层公务员反映,不少人忙着跑官、要官,是为了得到职务所带来的待遇和利益。一旦不能如愿,便产生工作消极懈怠情绪。同时,晋升的“激烈竞争”也催生出买官卖官、行贿受贿等腐败现象。

责编:安文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