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保险,你会为它贴上怎样的“标签”?
有的消费者认为“保险是骗人的”、“理赔难”,从业者认为“保险是卖出去的,因此渠道为王”,监管者认为“保险存在销售误导,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现象”……
这是中国内地商业保险市场的一个真实写照。
的确,尽管中国保险的保费规模已经位居全世界第四,但保险行业的诸多短板、不足也日益凸显。那么,如何才能让中国的保险真正让人满意?
大陆居民热衷香港买保险 费率低收益高覆盖广
“国内保险业的销售误导问题很严重,理赔难问题也经常发生,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愿意买保险给自己上一个保障,而是怕被骗。”上海市民陈昭说。
作为资深业内人士,天安人寿副总裁毕闯也指出,“在香港,每个人可能会有7张以上的保单,日本有2~3张寿险保单,而我们大陆很多人却一张保单都没有。”
相比于消费者对大陆保险的不信任、不愿买,近年来,大陆居民赴港买保险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近年来,大陆居民到香港购买保险的人数不仅逐年递增,而且呈加速度发展。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大陆居民在香港保险市场所占的份额,近年来可谓节节攀升。2008年这一份额仅有5.4%,从2009年~2011年却逐渐升高至6.4%、7.5%、9%,而到了2012年,香港保险业向内地访客所发出的新保单保费就达到了99亿元港币(1元人民币约合1.27港元),占全年个人业务新保单总保费的12.8%。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2014年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内地游客在香港投保的新造保单保费累计101亿港元,占同期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保费的18.4%。
据业内人士分析,香港保险费率低、收益高、覆盖广成为吸引大陆居民前往香港购买保单的主要原因。
“我仔细对比过,类似的保险产品,香港的保费至少比大陆便宜一半,而且保障的范围也比大陆还要广很多。”从事香港保险、理财产品代理业务多年的刘小姐告诉记者,以大陆某款可以保障36种重大疾病以及原位癌的重疾险为例,30岁投保,每年需缴保费7800元,保额为30万元,缴费30年;而以香港某保险公司的一款重疾险产品计算,保额为30万港元,每年缴费8200港元,只需缴费20年,并且可以保障60种重大疾病以及原位癌。
刘小姐告诉记者,这两年她的生意不断,到香港买保险已经越来越普遍,她在上海的客户就有近百名。“这就是因为国民对大陆保险产品的不信任。其实在收益率和理赔率方面,境内保险公司的产品完全没办法和境外保单竞争,比如从理赔率来看,境内保险大概能达到30%~40%,而境外保险则接近100%。”
对消费者保护不力 保险行业遭遇“信任危机”
保险行业存在的“信任危机”,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消费者方面的消费心理原因,也有供给方的原因,还有监管方的原因。
中国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院长王稳坦言,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有关内地保险业的表述是“政府不够放心、人民不够满意、从业者不够硬气”。这样的尴尬状态,可以说是内地保险业的写照。
不少消费者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按期缴纳了几年保费后,发现自己所购买的保险产品并不划算。这从供给方,即保险公司及其代理人的角度看,主要是存在保险产品缺陷和服务缺陷。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指出,保险产品缺陷主要包括产品设计缺陷,如保险责任、责任免除和赔偿处理的设计不当,应当包含在保险责任范围之内的风险未被纳入;其次是产品定价缺陷,赔付率过低的产品普遍存在。
50几岁的卢女士是一位私营企业主,20多年前她购买了一款20年期的养老型保险产品,每年缴纳2800多元保费,因为手头较为富裕,卢女士当时选择了一次性缴纳保费。去年产品到期后却让她哭笑不得,“现在每月给我不到600块钱的养老金直到身故,可这笔钱到了现在哪里还值钱啊,通货膨胀后,我当年买这个保险产品算是亏死了。”
产品的设计源头有缺陷,产品销售服务的缺陷也不少。比如在销售环节,销售误导、夸大收益、风险提示不足等屡见不鲜。而在理赔环节,拖延、惜赔,甚至无理拒赔等屡见报端。
其实,从保险意识上看,不仅是从业人员的保险意识有待“扭转”,政府的保险认知意识也有待提高。
“从保险业发展的客观环境看,我国1979年才恢复保险业经营,现在也就30多年时间。恢复之初我国还是计划经济,保险在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还不够。在社会保障体系中,财政包揽的多,商业保险地位较弱。”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系主任王绪瑾表示。
中国人保财险执行副总裁王和也坦言,中国内地保险业一直存在社会不了解、不理解两大困扰,许多政府领导和企业管理者对保险作用不了解,特别是对保险嵌入社会治理体系能够起到的作用认识不足。
此外,王绪瑾认为,从资本市场环境看,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够完善、股票市场持续低迷,保险业的投资盈利能力仍然有限。“事实上,很多人跑到香港地区和美国去买保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当地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更高。”
其实,从监管方的角度看,监管理念也亟须改进。郑伟认为,在监管理念上,监管方应该是保护保险消费者而不是保护保险公司。但在现实中,存在对消费者保护重视不够、落实不够、监管不力等问题。
保险不是理财 回归本质方能吸引消费者投保
今年下半年,国务院发布的保险业“新国十条”明确提出,中国要努力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到2020年保险深度要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3500元/人。这两个指标,是衡量一个地区保险市场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
其中,保险深度是指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一国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而保险密度是指人均保费额,反映一国民众参加保险的程度。
而今,我国距离2020年的目标还有多远?数据显示,尽管今年我国保险费用规模的排名首次跻身国际第四位,进入了世界保险界“第一梯队”的行列,但“大而不强”的现实却不容回避。
对比来看,2010年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保险密度已达2000美元(1美元约合6.14元人民币)至3000美元,保险深度在12%左右。而截至2012年底,我国保险密度仅为1143.8元/人,保险深度仅为2.98%。这也就意味着,到2020年,我国每人所花的保费要比2012年末高出近一倍才能“达标”。
那到了2020年,怎么才能让更多人愿意每年花费3500元来购买保险产品呢?
其实,保险不应只是一个生硬的金融词汇。我国的保险深度、保险密度要上一个台阶,需要让保险走入寻常百姓家。因为从国家战略上看,是要从保险大国迈向保险强国,而对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而言,其实就是让投保人能高高兴兴买保险,让保险人快快乐乐卖保险。
所以,要让中国保险业更上一个台阶,就要把中国潜在的巨大保险需求转化为有效的保险消费,就需让保险业回归其理性的本质。让社会各界普遍意识到,保险不是理财、不是投机,而是社会性的风险防控与止损机制,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必不可少的润滑剂。
中国人保财险副总裁王和认为,社会对保险业的不理解,甚至误解情况较为普遍,究其原因,根子还是在于行业,特别是发展模式和服务水平。因此,在新的发展时期,保险业要在加强保险知识普及的同时,下大力气解决好消费者利益保护问题,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不得不承认,当前中国保险业承保业务过于单一,产品竞争力不强,且偏重于投资理财功能,保险产品由“保险保障”异化成了“投资理财”。而问题在于,目前保险产品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而言,普遍收益率不高,再加上保险产品投资一般有较长的时间限制,因此难以吸引投资者。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教授建议,“保险公司是保障机构而不是理财机构,所以消费者应该选择保障型的保险产品,要抱着一种正常的、平静的心态来看待保险产品的红利或者投资收入。”
专家认为,老百姓购买商业保险的市场需求还有待启动,这个需求启动才是真正的启动,空间也是非常巨大的。归到一句话,保险业要降低成本,要推出老百姓买得起、愿意买的保险。
“要加快保险业在销售渠道、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推进中国保险业由过去的粗放型经营向精细化经营转变,推动保险业真正实现有质量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数量的迅速扩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张承惠说。(王淑娟)
相关新闻
更多>>